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穗沪等5城试点外贸人民币结算 外贸企业受鼓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16:26  金羊网-羊城晚报

  金融危机催生“国际化”

  事实上,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征程的关键一步正在迈出。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要经历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三个步骤。如今,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可以减少周边国家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从而为将来人民币在区域内扮演投资和储备货币职能打下基础。而此前我国央行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65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增加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以及覆盖面,为今后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长期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曹红辉说。

  “以一国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导致货币滥发现象,这正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指出。

  “种种迹象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在现有货币体系中,如果我国不谋求自身利益,下一次危机到来时,我国必将遭受比这次严重得多的损失。”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联合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和完善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制度安排,加快港澳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此外,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为我国在将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获得更多发言权,而且,还将有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同时,也是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

  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用两个“三步走”刻画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一是地域的“三步走”,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币可依次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和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

  专家也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已提上日程,但前路漫漫,至少有几个门槛要迈过,如要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我国必须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要不断增强国力等。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名词解释·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通俗来说,就是两国进行贸易和投资时,可以不使用第三国货币,而是直接使用本国货币来计价和结算,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汇兑损失。在一定时期内,累计到一定额度时,由两国央行之间进行汇总结清。

  最近的一次是我国和阿根廷签署的总额为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也就是说,今后我国和阿根廷之间总额700亿元等值人民币之内的贸易和投资,可以不用美元结算,而直接用人民币。

  自去年底以来央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

  日期               货币互换对象规模(人民币) 

  2008年12月12日     韩国 1800亿元 

  2009年1月20日      香港金管局 2000亿元 

  2009年2月8日       马来西亚 800亿元 

   2009年3月11日      白俄罗斯 200亿元 

  2009年3月24日      印尼 1000亿元 

  2009年3月29日      阿根廷 700亿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