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快发展黑龙江金融的时机到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20:48  《当代金融家》

  文/本刊记者 陈尚文

  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

  For the Province of Heilongjiang, Timging is Ripe for Accelerated

  Growth of Financial Sector

  Interview with Mr. Zhou Fengmin, NPC Deputy, Director, PBOC

  Harbin Sub-Branch

  2008年,周逢民在履行人民银行的职责方面有着深切的感受。货币政策的传导一波三折,让他感到很吃力。由于宏观调控的转向速度太快,这就要求基层人行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需要快速地执行和传导宏观调控的各项要求。

  尽管如此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特别是在执行货币政策上,贯彻了温家宝总理的四字要求—快、重、准、实,执行货币政策所体现的效果比较好。

  加快政策传导节奏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2008年的经济政策大调整可谓跌宕起伏。年初,宏观调控的定位是“两防”;年中,已经变成了“一保一控”;9月,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急转直下;11月,温总理提出了“快、重、准、实”;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反应,这也是考验地方人民银行在执行相关政策上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

  2008年,哈尔滨中心支行加快了政策传导的节奏,政策的传导发布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只要总行宏观调控有了微小的变化,哈尔滨中心支行都及时进行传导发布。过去一般是半年或者一个季度发布一次,现在改为一个月沟通一次。

  更重要的是,中心支行加大了分析监测的力度,积极发挥监测、监督、跟踪的作用。现在,每个月都在进行跟踪。在总行部署的基础上,扩大了监测面,设置了很多重点监测企业,并在农村和城镇都增加了监测网点。

  2008年11月,人民银行总行提出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周逢民仔细琢磨这一政策的内涵是什么,连着学习总行的相关文件。12月初,通过学习,对地方金融机构作出了相应的指导—不再限制各金融机构各季度的放贷量,取消规模限制,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进基层央行服务等,让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具体地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含义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想要多一分及时、高效,就要多一分付出。

  “大家想要星期六、星期天休息就难了,过去我们很多同志可以正常早晚上下班,现在不行了。”周逢民每天工作都要10多个小时,而且每周双休日都会有一整天在单位工作,他同时发现,行里加班的人员这两年明显比前两年多了。

  引导哈尔滨银行“下乡去”

  哈尔滨中心支行一直在重点支持农村金融建设。2008年,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投放信贷资金累积达460亿元,农贷增幅达46.3%。

  周逢民认为,3年多来,最成功的是他们逐渐引导哈尔滨银行走向农村市场,使其成为为“三农”服务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直接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的 “先行者”。

  哈尔滨银行也从中尝到了“甜头”,3年来,对农村信贷投放的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达10亿元,2007年超过20亿元,2008年已经突破50亿元;从2008年开始,哈尔滨银行已经把经营网点向县域延伸。现在,哈尔滨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越来越有信心。这家城市商业银行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围城,走进了田间地头。

  周逢民说:“黑龙江农业的特点是大农业,我们现在不能只依赖于某一家金融机构,要拓宽金融机构服务的宽度,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参加到农村金融服务中来。首先要加强引导,中央银行的态度很重要,要鼓励。此外,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做好沟通,要做好农村信用社的工作,确保它的贷款能放得出,收得回。”

  城市商业银行“进村”,使得农村信贷的整体利率水平下降了,农民在金融机构的相互竞争中得到了实惠。哈尔滨银行进军农村已经引起连锁反应,省内其他各家银行也已开始竞相拓展农村信贷市场,极大地改善了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发展黑龙江金融的时机到了

  从2007年下半年到现在,周逢民一直都在为发展黑龙江的金融事业而积极“宣传”。对于各家银行总部的领导,各家监管部门的领导,无论是他在黑龙江接触到的,还是在北京碰到的,或是“两会”期间遇到的,他都会积极宣传——“黑龙江已经迎来了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时机,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

  “黑龙江金融已经到了加快发展的时机了!” 周逢民笃定地认为。

  之所以能作出如此坚决的判断,周逢民说:“主要有两个标志。”第一个标志是,黑龙江经济连续7年呈双位数的增长,已经走上了稳步加快发展的轨道。黑龙江现在已经不是负增长时期的黑龙江了,通过这些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国家的扶持,特别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了。第二个标志是,各金融机构经营的质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07年,银行经营出现拐点,黑龙江所有的商业银行几乎全部实现盈利,盈利达4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2008年盈利又增加了30亿元。另外,在地方党委、政府这几年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金融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社科院在2008年发表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报告中承认,黑龙江的金融生态环境在近两年排名又向前迈进了六位。

  黑龙江省的存款2008年增长了19.5%,创造了11年来的新高,贷款增长达到了16%,也是1997年以来的新高,今年一月份贷款增长首次超过了全国平均增幅,特别是在支农、支撑装备工业、支持中小企业、支持黑龙江省的八大经济区域建设、十项重大工程建设这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逢民对黑龙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最近几年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宝贵时机,也是改变金融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时机。

  勤俭办行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行政成本支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对内部管理也越来越严,公用经费连年压缩,各项行政费用支出不升反降。

  过去的机关里,财务和后勤都放在一起。这两年,哈尔滨中心支行改变了老规矩,实行财权、事权分离。行政处原来既管事又管钱,而现在只负责车辆、保安、保洁、大楼维修等保障服务;财权划归会计财务处,两个处分别由不同的领导分管,现在后勤用钱要去财务处“请钱”,必须按程序先请后用。这一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干部职工办事先问有没有钱,再去办事,而以前却往往“先斩后奏”。

  周逢民说:“一定要有勤俭办行这个概念,现在全社会都在压缩行政成本,我们也要有节俭意识。”

  但勤俭办行只针对“跑冒滴漏”,杜绝浪费,勤俭办行也仍然要对干部职工工资性收入给予保障。周逢民曾在全省人民银行会议上指出,各级行领导都要做财经纪律的忠实执行人,在平常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履行职责的成本。举办会议和培训都要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会议成本。

  周逢民说:“这些账我们都得考虑到,包括考虑机关的正常运行,钱就这些,但事还要办,履行职责还要越来越好,所以,内部管理就要细化。”这两年,哈尔滨中心支行精减了后勤保障队伍,车辆减少了近30%,周逢民说:“多的指标我给下面基层行,满足基层的需求,钱该花到哪里就花到哪里,绝不乱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