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罗斯阴影之下:枯萎的满洲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6:13  《创业家》杂志

  枯萎的满洲里

  当俄罗斯经济深陷危机时,紧紧依附其生存的边贸小城满洲里正在急速衰败

  文/本刊记者 胡宇萌

  “俄罗斯是国际经济汹涌风暴中一个平静的港湾。”在金融风暴之初,俄罗斯总统普京用诗一样的语言公开说道。这句话在边贸城市满洲里木材商王建国的耳朵里轻轻飘过,并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已经做了十几年对俄贸易的王建国相信自己的判断。2007年7月,当俄罗斯首次提高原木出口关税时,王果断地停掉了自己的生意,抽身到了国内,用多年经营的积蓄转型做起了木材加工生意。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40岁左右的浙江人比全世界最强硬的政治家更懂如何判断经济前景。

  因为拥有“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的独特地理位置,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满洲里曾经是最耀眼的边贸小城,中俄贸易70%以上的陆路运输货物从这座城市穿越。在满洲里有一句俗语:“中国人来到满洲里就像出了国,俄罗斯人来到满洲里就像回到了家。”穿行在满洲里的街头,你一定会有些疑心自己究竟在哪个国家,随处可见欧式风格的建筑,用中俄蒙三国文字书写的牌匾,以及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这个小小的一隅聚集了来自三国的怀抱梦想的异乡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曾经是一个属于淘金者的城市。

  但两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北纬49° 34'的小城市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尽管已是大年初十,这个往年熙熙攘攘的边贸小城街上仍旧空荡荡地看不见人影。

  俄罗斯阴影之下

  这当然不是皮草行老板秦霞所希望的。在零下27摄氏度的天气里,她裹紧羽绒服,紧紧系牢帽子,顶着风走向她的皮草行。13年了,她习惯了每年正月初十开门做生意,“图个吉利圆满”。往年每到这一天,她的店门口早早就有一批等着提货的俄罗斯商人,他们会帮她一起推开大门。今年整个市场冷清得让她感觉到害怕。

  1996年,秦霞来到满洲里做生意,13年来她的一切生活都围绕着这间放满了皮草的屋子展开,尽管她最讨厌这里凛冽的寒风,但是逢年过节回到她的老家河南似乎又觉得陌生。

  上世纪90年代,在这里一件普通的运动服卖到俄罗斯就能换回来两张上等牛皮,一双国产旅游鞋在俄罗斯价值等同于满洲里飞莫斯科的往返机票⋯⋯由于俄罗斯轻工产品极度匮乏,这里几乎成为全中国“倒爷”们的聚集之地。秦霞当时还在老家读书,远房亲戚在满洲里做生意暴富的故事不断地挑逗着她对这个遥远城市的想象。

  这个坚强的、颇有心机的女孩在1999年终于盘下了一个摊位,自己做起了老板。2002年,在这个寒冷的城市里,她结识了在满洲里做生意的浙江人陈川,两个漂在这个城市的异乡人很快结婚了。

  2005年,秦霞夫妇租下一个店面开了一间皮草行,雇了两个伙计专门卖貂皮和裘皮大衣给俄罗斯人。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2007年,父母在老家用她寄回的钱盖了一幢三层小楼。虽说做生意甘苦自知,但是总的来说秦霞觉得自己13年来还算顺风顺水,只是1998年的金融危机让她受了一点小影响。

  1998年,俄罗斯卢布曾经遭遇崩溃的厄运。当时俄罗斯拖欠了400亿美元的债务,卢布急剧贬值70%。秦霞记得,那个时候100元卢布从能兑换135元人民币到只能兑换50元人民币好像就在一夜之间。但是当时她还没有自己经营生意,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切肤之痛。

  秦霞经营的皮草行位于满洲里对外贸易的繁华地段。2008年,秦霞遭遇了她做生意以来最大的挫折。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期间卢布16次贬值,且不断刷新兑美元新低。满洲里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对俄贸易,卢布贬值使这座边境小城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冬天。

  进入10月,秦霞感觉生意明显不好做了。往常每天都会有三三两两的俄罗斯人光顾秦霞的皮草行,一天基本能卖出七八件大衣,但是10月以后销售量不及原来的一半。11月以后情况更糟。更糟糕的是卢布不断贬值,从100元卢布兑换30元人民币,一路下滑到只能兑换18.75元人民币,而且还没有见底的迹象。

  秦霞慌了。她手里攥着几个月前俄罗斯客户提货时支付的100多万卢布,因为一直比较犹豫没有兑换成人民币,现在几乎被拦腰截断。到底要不要去换?换,意味着凭空蒸发了十几万人民币;不换,可能几个月后卢布会回暖升值,但也可能会跌得更惨。

  店里的生意也愈加萧条,十几天见不到一个俄罗斯客人进店,原来的老客户也都没了音讯。一个多年合作的俄罗斯客户赊了一批货,本来应该10月底来结款,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仍然不见踪影。拨打原来的联系电话对方根本无人接听,多年建立起来的信任在利益面前土崩瓦解。秦霞急火攻心突然晕倒在店里,醒来以后发现自己手脚冰凉。十多年的打拼可能就这样毁于一旦,接下来她该何去何从?

  现在,秦霞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祈祷卢布升值。陈川说她好像魔怔了一样,每天闷闷不乐。几个月过去了,卢布还是在不停地跌。

  秦霞皮草行所在的世纪广场差不多有将近50家皮草行,每年不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都开门营业。但今年,元宵节已经结束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店面紧锁大门。很多做生意的人失去信心,已经在年前将货物低价处理,现在关门大吉。像秦霞这样苦苦支撑着留下来的人日子更艰难,每天都没有生意,但是房租和各种费用一点没有降低,开门一天就面临2、3千块钱的亏损,很多人支撑不下去索性不干了。

  不仅皮草行如此,满洲里所有对俄商户无一幸免。原来对俄贸易最红火的北方市场,每天人头攒动,一个摊位千金难求。现在,很多摊位都已经人去楼空,留下的摊主们无事可做只好相互唏嘘不已。

  秦霞的朋友里有湖南人、四川人、浙江人,当然更多的还是河南人。每年不回家的人聚在一起过年要拼好几张桌子才能坐下,今年很多人都回家了。留下来一起吃饭的人们也都充满了伤感气氛,大家探讨最多的话题是过完年怎么办,回家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抽身不及

  “兄弟,比起我来你们算不错了。”过年王建国约秦霞夫妇出来吃饭,看到二人愁眉不展,王建国极力宽慰道。王建国是秦霞爱人的浙江老乡,背井离乡来满洲里做木材生意很多年了,两家彼此照顾,关系很好。和秦霞夫妇不一样,王建国常年驻守在俄罗斯,从俄进口木材发往国内,从中赚取差价。

  满洲里海关每年2400万吨的过货量中,单是木材进口就占了40%。当地没有大国企从事木材进口业务,90%以上木材都是经由中小创业者转手到国内。王建国就是其中之一。

  在俄罗斯做生意不比国内。俄国的经商环境非常恶劣,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效率极低,黑社会横行,警匪勾结。王建国在俄罗斯就曾经遭遇过被劫匪抢包,案发后报警反被警察勒索的事。尽管如此,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多,其中以做木材生意的占多数,原因无非“利益”二字。

  俄罗斯出口满洲里的木材以针叶树为主,这种材质尤其适合建筑用装饰装潢。因此,木材价格高低与房地产行情紧密相关。优质木材一车皮的毛利能高达4到6万,而普通木材一车皮的毛利也不会低于万元。一般木材商倒卖一次都在十几车皮或者几十车皮的规模,如此高利润自然会吸引源源不断的人马投入到木材生意里去。不过,这都是在金融危机之前。

  王建国起初是跟着别人做木材生意,有了一点积蓄后自己开始独立经营。从几车皮木材发起,慢慢地一次也能做到十几车皮。这期间,木材被人掉过包,本来的优质木材到了国内验货时却成了劣等材;被人骗过,货款汇到客户账上后,对方卷款而逃。摸爬滚打一路走来才有了不错的积累,王建国觉得虽然自己吃了很多苦,但是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还是很值得。

  2007年7月,俄罗斯首次提高原木出口关税,将税率从6.5%提高到20%,且每立方米不低于10欧元。王建国敏锐地感觉到木材关税肯定还要继续涨,早抽身或许为妙,于是果断地撤回国内,买了5台木材加工机器,开了一家木材加工厂。厂子不大,赢利也不算高,但是免除了国外奔波的劳顿,关键是再不用担心木材关税上涨带来的巨大风险。

  果不其然,为了促进俄罗斯国内的木材深加工产业发展,2008年4月1日,俄罗斯政府再次提高原木出口关税至25%,且每立方米不低于15欧元。此外,俄政府预告说将于2009年1月起,将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到80%,且不低于每立方米50欧元。在欧盟各国、日本、中国政府等多方面抗议下,俄罗斯政府将2009年关税提高到80%的政策延缓一年执行。但已实行的新政已经使很多木材商损失十分惨重,进口一车皮木材据说就要赔近万元,为了履行合同又不得不咬着牙眼睁睁地看着一火车一火车的木材从国门运进国内。

  王建国为自己的精明不禁大感得意,他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自己抽身及时。然而这口气还没有安稳地咽下,金融危机卷土而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一片哀鸿。王建国加工的木材根本卖不出去,投资建厂的成本还没有收回来就遭连月亏损。

  王建国不得不辞退了厂子里的工人,只留了一个人看门护院。开始他还每天去厂子看看,后来干脆不去了,眼不见为净。现在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看专家们如何预测经济危机,如果有人说经济危机很快就过去他这一天就很高兴,反之则郁郁寡欢。

  俄罗斯作为中国第一大原木进口来源国,关税大幅度提高严重冲击了国内木材加工企业。据业内统计,满洲里80%的木材加工企业都陷入了瘫痪状态。

  “如果4、5月份经济情况还不见好转的话,满洲里2009年就要趴窝了。”一位政府官员断言。“趴窝”是东北话,有“完蛋”、“不行了”的意思。如果单是进口木材受到影响,这位官员恐怕还不至于这么悲观。

  屋漏偏逢连夜雨。与此同时,从2008年11月1日起,满洲里口岸结束了执行12年的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政策的影响几乎立竿见影,当月,满洲里口岸边境贸易额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44.6%。过往在满洲里的公路口岸等待报关的货车常常排出2、3公里长,如今,公路口岸几天都没有一辆货车来报关。

  下午三点多,秦霞开始准备打烊,每天不开门心里发慌,开了门没生意心里更慌。天黑了,她自己奋力地关上那扇厚重的铁门,然后转身黯然离去。在她身后的铁门上贴着一副火红的对联,上联:天赐宝地财源旺。下联:福满豪门万事兴。横批:万事如意。

  但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