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催生中国券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2:58  红网-潇湘晨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消费券陡然走红,虽然最终效果还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消费券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一次“券时代”到来了。

  日本众议院4日投票,决定向每名日本公民一次性发放1.2万日元(120美元)现金。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建议,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向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消费券”(即“国家消费券”)。

  本报综合报道

  全国发消费券,每人1000元    

  [会内提案]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刘汉元在介绍他的提案时说,借鉴新加坡、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现有经验,全民发放消费券,能有效拉动当前和近期内需。消费券可按中国公民每人、每次1000元的统一标准发放,发放时间可初步安排在今年三月底、五一、十一及明年春节前后四次,消费券限定在发放后一个月内消费完毕。

  3月3日,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也说,一些地方用“你消费,我补贴”的方式,派发相当于折扣券的消费券,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电下乡计划是一种最直接的消费补贴。他建议,不仅是旅游,像购房、购车等重点消费领域,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在提案中主张发放“惠农券”,即发给农民一种信贷凭证,“这是一种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朱建民也建议,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向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消费券”(即“国家消费券”)。谈到“国家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时,朱建民建议国家从近年财政收入超收总和中,拿出1.3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消费券”。不足部分,可以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甚至可以以国家名义发行国债来补缺。

  从地方到中央,商务部认可

  [政府做法]

  2008年1月,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3月和4月,香港和澳门先后向居民以不同方式“派糖”或发现金。

  6月,东莞宣布将拿出1.2亿多元,向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12月,成都市率先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

  2009年1月,杭州市宣布拿出1亿元,给杭州市民发放消费券:市、区两级持证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每户200元;杭州市区2008年12月31日登记在册的企业退休职工,每人200元;市本级注册在内的小学、初中、高中生,每人100元。2月,杭州向全国推出总额为1.5亿元的旅游消费券。湖南也有百万旅游消费券全省派送。

  针对各地做法,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2月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在特殊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成都、杭州发放了一些消费券,据我了解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

  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开幕式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央正研究全国推出消费券的可行性,希望刺激民众购物欲望,振兴旅游业,以及缓解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压力。不过,他说,“目前还没有发放全国消费券的计划。需评价其功能才作出政策调整。”

  [会内争论]

  部分代表担心“治标不治本”

  [会外观点]

  振兴经济还是应加大投资

  向低收入人群发的不应该被称作是消费券,救济低收入群体是政府应该做的,解决的不是消费问题,而是生计问题。救济低收入人群,不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最好发现金。消费券有两大特点,普遍性和免费。但现在在杭州等地发放的旅游消费券,实质上是一种促销手段,是打折券。振兴经济还是应该加大投资,因为这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市民收入。

  ——马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整理/记者肖中洁

  消费券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提振消费应该是可持续地提振,而消费券即使有效果,也仅是一次性的,而且效果也不可高估。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

  要让百姓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须从根本途径上想办法,例如居民的收入,让居民口袋里有钱消费,国家应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利用税收手段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梁燕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台联副会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