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人又开店 中介公司蠢蠢欲动计划扩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16:11  东地产

  by《东地产》童丹霞

  春天到了吗?2月份,上海二手房买卖成交量直冲高位,有望超越14000套。这样的数据,令蛰伏已久的中介公司怦然心动。招人开店,准备赚钱。

  上海二手房中介公司正从去年的“关门潮”阴影中爬出来。多家房产中介公司正在酝酿大扩张,收复去年关门的“失地”。

  《东地产》了解到,住商不动产最近新开4家加盟店、福美来不动产新加盟3家门店、台庆和21世纪不动产则各开1家、德佑的滨江店也正在装修当中。中介公司新一轮的扩张行动已经开始发力。

  招人找店一样都不落

  2月21日星期六,上海展览中心、虹口足球场的招聘现场,中原地产、台庆房屋等中介公司纷纷支起招聘台,“急聘店长、房产经纪人……”,类似的招聘信息还同时出现在网络、报纸上。

  “求贤若渴”的背后,是不少中介公司蠢蠢欲动的扩张欲望,招人、开店、再招人、再开店,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大量出现的房产中介招聘信息。

  在陆家嘴高档住宅前,德佑地产的一家滨江分店正在紧张地装修布置着,只待择日开张。同样不久前,台庆房屋的滨江分店也刚刚进入这个地盘,而这仅仅是台庆拓市的一小部分,“年内,我们计划的开店数量应该高于去年的8家,估计会达到10—20家。”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史翎这样告诉《东地产》记者,招人、找店也成了他最近忙碌的两件大事。

  不单是德佑和台庆在悄然扩张,作为加盟和直营两条腿一起走的福美来不动产同样也在加紧“圈地”。据福美来不动产董事长胡正华介绍,2月至今,已在淮海中路、河南南路、曹阳路开了三家加盟店,他们的打算则是在年内增开直营店至30家,加盟店至70家,如果计划顺利的话,年底的时候福美来不动产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总数量将达到100家。

  有别于中小中介门店的冲百计划,中原地产在经历过去年15%—30%的门店关闭和裁员风波后,更多的是选择谨慎行事。中原地产一市场部总监透露,如果3月份的成交量能维持在2月份的基础上,中原地产才有可能会再开门店。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按2月份成交量达到14000套计算,中原的扩张计划显然是很谨慎很保守。

  扩张选址各有算盘

  在采访中,《东地产》还发现,对于新开门店的位置选择,各家中介公司也各有算盘。

  此前,汉宇地产总经理施宏睿曾向《东地产》透露,“宝山将是我们未来布点的重要区域。”不谋而合的是,中原也将布点位置选择外环。中原地产一位市场总监表示,“去年的成交主力是刚性需求购房,集中在中外环,再加上一手房供应量也与二手成交热点相交集,未来普陀以北的区域将是发展的重点。”显然,中原和汉宇在扩张中不忘将一手房供应区域结合在内。

  与此相对的是,台庆和德佑则做出了布点中心高档房周边,“在现有区域内加密布点,静安、徐汇、闵行、长宁是计划开店区域,”陈史翎向记者介绍,“去年我们在闵行单店业绩第一、长宁第二,因静安只有一家门店,竞争力不够,今年计划在静安再来3—4家门店。”台庆争夺静安第一之心显而易见。

  有趣的是,一直以来在静安开有3家门店、业绩占据静安区前茅的德佑地产,并没有将下一个门店位置安排在静安,而是选择新天地和徐家汇板块。

  而一些以加盟为主的中介公司在门店位置选择上来得被动些。“加盟商根据自己掌握的客群以及熟悉的区域来选择门店位置,我们只是适当地给以专业引导。”福美来不动产和住商不动产等中介公司的负责人无奈表示。

  投机?还是时机?

  这么多门店的开张,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消化?市场是否真正回暖?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张,各家中介公司的行为也面临着一些质疑。

  此前有媒体曾披露,2月份,上海二手房买卖成交量有望超越14000套,达到去年6月以来的成交最高峰。

  而按去年媒体对中介门店统计的3000家计算,平均每家门店业绩将近5套。显然,这组数据足以让中介公司怦然心动。

  “仅凭2月份的成交量,不足以判断今年是否适合扩张,通常扩张计划制定不仅要看市场情况,还是视公司策略而定,所以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开店计划,更多的是稳扎稳打。”臣信房屋品牌管理部经理张卉告诉《东地产》记者。

  而其它行业还在继续的裁员风波,使得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对未来楼市仍旧持悲观态度,“目前市场回暖只是一个短期行为,成交量能否持续稳定还不乐观,未来还将会保持中低盘整。”

  不过,对于全市门店不到臣信房屋一半的台庆而言,扩张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如今开店成本的降低不失为一个好时机。“当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回升到8000套水平,台庆就已经可以摆脱亏损。虽然不敢肯定今年的成交量能否高于2007年,但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可以超过去年二手房成交量。”陈史翎对中介行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