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蔡奇称消费券属非常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21:3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柴燕菲)消费券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并非永久之策。”针对社会上部分人对杭州消费券的质疑,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长蔡奇今天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使用消费券是为了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人民币消费。“使用消费券也不会形成地方保护主义,毕竟份额很小。”

  一张普通的杭州消费券,从政府手里流出,进入到消费者的口袋,再到商家的手中,最后回到政府。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这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循环,生生不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它不仅点燃了老百姓消费的热情和企业“过冬”的信心,更彰显了一个地方政府在灵活应战金融危机时的信心和魄力。

  旅游消费券:上海“哄抢”中的潜能量

  2009年3月1日,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

  温州商人胡建勇拿着一叠“杭州旅游消费券”,陷入了沉思。就在几分钟前,他在上海的朋友刚刚打来电话,称杭州旅游消费券在沪遭遇“哄抢”。思考片刻后,胡建勇拨通了合作伙伴的号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应该考虑下在其中分一杯羹。”

  以上的场景并不是“孤例”。在上海“哄抢”杭州旅游消费券事件发生后,许多商家都意识到了其中蕴藏的潜能量,纷纷权衡着如何介入这场利益分配。

  “据初步统计,杭州市旅游消费券加上赠送门票等优惠活动总额已经超过两亿元。”杭州市长蔡奇告诉记者,此次推出旅游消费券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杭州旅游业成为杭州最早走出金融危机的行业,吸引更多国内游客来杭州旅游。

  杭州消费券:特殊时期的创新探索

  蔡奇告诉记者,2008年底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000亿元,为1978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26.3%。杭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476.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8%。

  “浙江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省份,在金融危机下,我们应该考虑扩内需、稳外需相结合。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这一方面说明老百姓手中有钱,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的消费愿望不够强。所以一方面要靠发展经济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另一方面要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蔡奇称,这次杭州就以消费券这个载体,来刺激老百姓消费。

  据悉,旅游消费券只是杭州发放的五种消费券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教育培训消费券。

  “消费劵是地方扩大消费的一种有效的载体,它的作用是能够拉动本地的消费。”蔡奇表示,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据测算,杭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零点五六个百分点。”

  蔡奇称,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是一种创新探索。“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对此还存在一些疑虑,如认为消费券不规范、对消费券作用认识不足。消费券不是代币券,不能忽视人民币在消费中的作用。消费券的发放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并非永久之策。它具有时效性,不能转让,更不能买卖流通。消费券具有不同的种类,使用功能也不同,不能交替使用。”

  扩大内需:“消费券”只是一个开始

  在杭州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道路上,“消费券”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仅仅靠消费券还是不够的,因为毕竟有限。杭州产品大部分还是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消费,本地市场的份量是不大的。”蔡奇告诉记者,要最终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还是要靠发展。“发展就是靠工业和服务业。我觉得抓投资抓消费都对,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企业、靠市场主体的力量来克服。他们才是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挑战的主体力量。政府应当在这个时候和企业站在一起,共渡难关。”

  “政府首先需要帮企业增强信心。”蔡奇表示,政府通过财政资金,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及时推出了工业应对危机的十条措施。我们不仅给企业送温暖,还要送政策、送信心、送服务。”(完)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