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委员建议让珠三角居民来往港澳更方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16:40  深圳商报

  全国政协委员高敬德建议以深港为中心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会

  【本报3月2日北京电】(全国“两会”特派记者 陈晓薇)近年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高敬德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建言时总离不开一个话题——深港合作。今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后,今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他的建言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探讨和论证构建以深港为中心、广佛为副中心、澳珠为次副中心的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

  去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高敬德就与时任深圳市政协主席的李德成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深港共建“两制双城”世界级大都会的提案。他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既标志着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也预示着粤港澳的经济融合迈向具体实施的新里程。但粤港澳合作可谓是“知易行难”。有了发展蓝图,不代表三地的合作可以自然而然地上一个台阶。三地只有摆脱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思维,进行强强联合,《纲要》才不会变成形式上轰轰烈烈,落实起来破破碎碎。

  高敬德说,在珠三角的城市区域间构建大都会圈近年来可谓呼声不断。这种呼声是一种珠三角地区在21世纪引领开放战略升级的需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抢到发言权的需要。在高敬德看来,构建珠三角超级国际大都会,可以使粤港澳突破各自发展瓶颈、实现优势互补,作为“国家代表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谋求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占据更高端位置。

  高敬德认为,在珠三角国际大都会的设想中,深港是中心。香港具有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的经济规模和多功能服务中心的地位,与香港相毗邻的深圳又是国家明确定位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深港因此应该是珠三角国际大都会通往世界的管道。

  “副中心、次副中心,绝不是说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就是珠三角国际大都会中的‘配角’,而只是分工不同带来的定位不同。”高敬德说,比如,广佛作为副中心将负责把大都会向内地腹地扩展延伸,这个功能和职责将更重大。

  由于“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合作存在许多制度性和操作性的难题,高敬德希望珠三角国际大都会的建设得到中央的领导、协调和支持,否则难题难以解决,包括打通障碍,尽可能让各种要素尤其是人流、资金流的自由流通,促进深度融合。人流方面,他认为应该给予珠三角居民3年左右长期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签注,使他们随时可以来香港开展商务和消费;资金流方面,可以通过设立有一定外汇管制的“金融合作与开放试验区”,实现粤港澳资金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既为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经验,又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不受到大的冲击。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