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规划万规划 房价才是硬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 17:31  华商网-华商报

  ■ 马九器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主办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专题报告会上透露,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但规划具体措施尚需等待。与此同时,多家媒体也通过不同渠道获知“房地产业长期规划正接受发改委审议”的消息。

  相比较其他九大产业的振兴规划,房地产业即使带着“长期规划”的“尾巴”,即使回避“振兴”这个刺目的字眼,依然掀起舆论的广泛和高度关注,更确切地说,是引起消费者、网民等群体的普遍“忧虑”和“疑惑”:正在逐步走向合理的房价,其回落趋势是否将戛然而止,触底反弹?

  从2007年全国房价上演疯涨一幕到国家出台宏观政策进行调控,直至当下消费者观望心理浓厚,其间处处显露重重矛盾:房地产商表示价格已经触底,消费者普遍表示怀疑;政府出台救市措施,消费者普遍认为不是“救市”而是“救房地产商”;消费者期待房价进一步回归合理乃至大跌,房地产商普遍持“对峙”姿态。其实,这些并不奇怪,更不反常,司马迁在《史记》中早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的“利”从广义理解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那种背着道德磐石的“不义之利”,而是个人天然合理的“正当之利”。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这种状态时,“利”的追求早已从道德正当飞跃到法律正当,而市场经济下的“利”之博弈,必然会时时、处处产生矛盾、龃龉,如同房地产业所表现出来的诸多矛盾。

  这些矛盾归根到底是不同“利”追求下的不同逻辑造成的。房地产商更多按照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益,他们的主要逻辑是在市场规则、社会容忍空间中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他们的市场角色决定的,任何处于这种角色的人和企业都难以例外,所以,房地产商会动用能力范围内的所有力量进行博弈,或影响舆论或制定营销策略或游说政府部门。消费者普遍使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逻辑,期待商品房价格能持续下跌、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较好的房产消费,所以,任何可能对房地产商利好的政策都可能引发“房价上涨、消费不起”的忧虑,因而会很自然地将“救市”等同于“救房地产商”,将“房地产业长期规划”视为“房价止跌上扬”的催化剂。而中央政府的逻辑是综合考虑民众的普遍福祉和国家整个经济面的持续发展,政策的出台必须既考虑行业的发展又考虑民众利益的满足,因而,从本质上而言,尚未分娩的“房地产业长期规划”只能是房地产业发展和公共需求的调和产物。

  不过,千规划万规划,要尽可能纾缓房地产业中的诸多“尖锐矛盾”,关键是要找到相关几方的“公共点”,而这个“公共点”只能是房价。房子最终只有卖到消费者手里才能实现房地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房地产商才能获得利益,消费者才能实现消费需求,房价才是这个行业的硬道理。

  房地产业经历了几年的风云变幻,政策偏狭、投机暗流、消费盲动、投资疯狂都逐渐被雨打风吹去,疯狂之后必是思考和理性,无论对房地产商还是消费者抑或政府而言,这种思考和理性最终只能通过理性的房价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即便房地产业最终挤上了中国产业振兴的“末班车”,但能走多远、能否成功软着陆,千看万看,最终是看消费者买不买房价的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