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上海2月21日电(记者高路)针对上海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海外引智”工程以来,有民众提出“此举会否挤压本地人就业”的疑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鲍淡如日前表示,上海要引进的金融等领域人才是眼下上海紧缺、急需且暂时不可替代的人才,因此“海外引智”不会冲击本地人就业。
上海目前正在大力集聚海外人才,已推出“引进海外智力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了“3100工程”,即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海外引进约100名各领域领军人才。民众对此高度关注,其中一些人也提出了疑问。这些疑问包括:国外金融人才未必好、引进国外人才要花费更多财力、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可能挤压国内人的就业空间等。
对此,鲍淡如解释说,上海正在加快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建设,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助力。以金融人才为例,在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领域劳动者应占劳动人口的10%左右,而目前上海仅有1%,优秀金融人才尤为紧缺。
鲍淡如说,有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一些海外金融工作者不是人才而是失败者,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不能归咎于具体的从业人员,而是体制、机制、政策、规则等因素造成的。如果把这些人才掌握的知识、甚至是失败的教训带过来,对于上海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他认为,目前上海的首要问题是这类人才紧缺,目前仍不可替代。不是引进他们就会挤走当地人的岗位,而是不引进他们将一时难以找到足够的人才。鲍淡如说:“引进一人,未来有可能培育出一个部门,从而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
据悉,上海最近正在编制一项人才“抄底”计划,以四类人群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这四类人才分别是重点创新项目人才、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领军人才、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企业高端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人才。上海将在落户、医疗、社会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在此前的2008年12月,上海组成赴英、美招聘中高端紧缺金融人才的“海外招聘团”,共招聘岗位17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