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倒闭潮失业潮传闻真相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8: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赖树佳告诉记者,12月以来,东莞进口与去年同比减少了32%,对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东莞来说,预示着明年2月出口上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负增长。“明年是异常严峻的一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这是政府和企业界共同的看法。

  近日,东莞对900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出口量靠前的300家企业,大部分企业表示不乐观。但大家普遍认为,挨过这几个月,到明年下半年,情况可望好转。

  不少决心留在东莞的企业也向记者表达了各自的信心所在:首先是资金优势,经过这么多年来高速发展,东莞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仅以金融机构为例,目前东莞银行业有超过4000亿元存款,而贷出去的只有2000亿元,存贷比非常低;其次是产业配套优势,一家企业,其配套原材料,一般在1小时或半小时物流圈内,如此低的物流成本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再次是产品优势,东莞生产的主要是日用品等生活基本需求产品,而不是高档消费品,市场需求更具刚性。所以,尽管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还未见底,但东莞所受的影响基本可以预见。

  让企业家们坚定信心的还有政府的积极扶持。较早感受到寒流的东莞早预见、快出手,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介绍说,9月下旬以来东莞做了大量工作,组织干部进入企业宣导,加强沟通,提振信心;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用10亿元风险补偿撬动250亿元贷款,10、11两个月来已放贷110多亿元;两次减免三种费用,为企业减负10亿元;今明两年,东莞还规划了五大类项目,投资额达1400亿元,为企业创造更多商机。近两个月中央密集出台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效果已经开始陆续显现,也让企业家们坚定了安然“过冬”的信心。

  当然,信心还来自东莞内销市场的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当地外资企业内销高达14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9%。

  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

  既要保增长,更要调结构。危机之下,政府和企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容易达成共识。

  金融危机给东莞带来经济困难,恰逢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东莞开始在广东省的战略部署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刘志庚提出四个“忍得住”:一要忍得住暂时的阵痛,二要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三要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四还要忍得住社会的非议。

  如今,全球金融海啸突如其来,许多人担忧,在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下,东莞还能否“忍得住”,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专家分析,危机之下,政府和企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容易达成共识。以前环境好,企业没有产业调整的动力;危机给很多企业上了直观的一课:为什么受影响这么大?因为你的产业结构单一,外向依赖度太高;出口市场太单一,只限于欧美;因为你没有自主品牌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微利经营。

  危机之下,市场力量也促进了各个产业、行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大大加速了产业升级调整的速度。一些过去政府行政手段不好做也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市场做了,淘汰了一大批层次较低的企业和产业,让其他优质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以前东莞鞋厂很多,市场竞争白热化,美国人拿着订单,一双鞋可以从12美元、10美元一直压到9美元,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利润全给别人拿走了。现在一部分劣质企业倒闭了,生产资源集中到一些优质企业上,他们有更多的议价权。再加上危机后,全球石油及贵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调,对生存下来的优质企业又是一系列利好。

  金融危机中不同企业的不同命运,更坚定了东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决心。日前,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印发的一份《东莞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启示》报告显示,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立足自身实际,抓技改、重研发、做品牌,率先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跨越。

  “既要着眼今天,又要放眼明天。”对东莞来说,当前最关键的是如何利用这场危机,成功地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不少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认为:“如果说我们成功地度过了这场危机,救了一批企业,但危机过了之后,产业结构没有变化,竞争力没有提升,那么,如果再来一场危机,东莞迟早还是难以幸免。既要保增长,又不能失去这次调整结构的机会,对东莞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

  实际上,现在东莞也是这样做的。冷晓明介绍,上述10亿元风险补偿融资政策并不是“普惠制”,由政府首期列出的3105家优质企业成为各家银行的“宠儿”。目前,东莞还在物色一批企业,准备在人才引进、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扶持政策。(记者 吴冰 贺林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