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扩大旅游消费 刺激内需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13:43  东方网-文汇报

  旅游消费敏感性强、恢复能力强,完全有可能成为消费政策刺激下率先启动的消费。旅游消费是综合性的,由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购物、通信等一系列消费构成,促进旅游消费也就是促进这些行业的消费。上海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可以采取多项举措刺激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出台,消费需求可望逐步启动,而旅游消费将在扩大内需中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消费是敏感性强、恢复能力强的消费,完全有可能成为消费政策刺激下率先启动的消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的“非典”给旅游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旅游市场就恢复了正常增长,其中,国内旅游消费恢复更快。从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情况看,尽管1至9月旅游市场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黄金周7天上海仍实现旅游收入38.02亿元,同比增长15.06%。这说明国内的旅游消费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只要政策到位、措施有力,被压抑的需求很快能变成现实的消费能力。

  旅游消费是综合性的,由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购物、通信等一系列消费构成,促进旅游消费也就是促进这些行业的消费。同时,旅游消费还具有文化、宣传、教育、健身等多重功能,关联消费作用明显。根据上海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旅游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市GDP的9%。

  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旅游业属于典型的最终需求型产业。上海旅游业的最终产品率约为56%,略大于房地产业,远远高于其他第三产业。所以增加旅游消费对扩大消费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据预测,到2010年上海旅游总收入将达到310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50亿元。

  上海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刺激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可以着重采取以下举措:

  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引导市民旅游消费预期

  全面认识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危中见机,多宣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提振行业信心,正面引导国民的旅游消费预期。尽管2009年上海旅游业发展面临国内外众多不利因素,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持良好,国家出台的调整宏观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大决策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旅游供给改善,将延续旅游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得旅游业等实体经济的综合拉动意义彰显,经过调整、优化、提升的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后奥运旅游和前世博宣传效应的逐步显现,也将成为明年上海旅游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

  加强分类指导,大力促进国内旅游

  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地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欧美国家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中东,就目前而言,所受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复苏入境游,主攻港澳台、东南亚等亚洲市场;同时立足长远,重视在欧美市场的形象塑造。金融危机会使国内中长途旅游受到一定影响,旅游需求暂时主要将通过国内短途游、市内本地游得到满足。所以要大力促进国内游,主攻国内短途游、市内本地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