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制造业乌云席卷全国 沈阳企业酝酿突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16:23  时代商报

  一年的时间,正在考验过去4年的历史。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在10月份增长速度回落到两位数以下的8.2%后,11月份又回落到5.4%,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1.9个百分点。

  始自2004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刚刚成就沈阳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球性经济危机不期而至。席卷全国的制造业乌云下,工业重镇——沈阳发生了什么?

  最后要塞

  就在国家统计局信息发布的前3天,12月12日,消息从上海传来,这个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城市,前十个月的工业投资增长率为-1%,远低于同期全国增速。

  不仅如此,12月10日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专家认为,本轮经济危机下,工业占比较大的城市,日子尤为难过。

  如果说上海的工业首当其冲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那么辽宁的工业将是这轮冲击下中国工业所要守住的最后一道要塞。辽宁省政府信息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认为,由于辽宁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生产链条的末端,因此在金融海啸影响下,可能显现出来将滞后于其他地区。

  事实不幸言中,近来辽宁的装备制造业的后续订单近来也呈现出急剧下降趋势。机床、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产品新增订单锐减,撤单现象频发。

  话音未落,沈阳最大的某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已于12月3日宣布停产。虽然与南方企业的停产潮、裁员风相比,沈阳制造业企业在保稳定、促发展上一直做得很好,但大背景下的如此个案,也足以表明沈阳工业身上的压力不可小觑。“整车都不生产了,还要发动机干啥;服装都不加工了,还要机床干啥?”一位在辽宁国企从业多年的资深销售人员的言语切中肯綮。

  作为佐证,包括制造企业高管在内的众多沈阳本土企业家纷纷重回校园学习,补充知识、寻找对策、释放压力,以求稳妥“过冬”。而相关省、市领导则几乎不间断地奔走于各大工业企业之间,送去信心与政策。

  难道一切将步入消极循环的怪圈?事实上,一场发端于危机的沈阳工业“保卫战”正在悄然上演。

  逆市奋起

  11月18日,在广州国际车展上,华晨汽车推出一款环保节能新产品骏捷Wagon,立刻引起了轰动效果。这台节能环保型的旅行轿车,以更适应当前大经济环境而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这是华晨汽车延长自己产品链,全力进军小排量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

  11月19日,在沈阳中科天道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天道)浑南新区一期厂区内,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下线。这台发电机组的诞生,标志着中科天道带着它的大股东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松机器人)进入了风力发电领域。由自动化设备向风力发电发展,既是新松机器人向新产业的完美拓展,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企业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10年,中国仅风电市场就有数百亿元的空间。

  11月24日,从北方重工集团传来好消息:该集团在西部某电站招标中,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胜出,获得了合同总额超亿元的大订单。这是最近一个月内,该集团获得的第二个超亿元的大订单。

  11月2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沈阳市政府达成协议:沈阳与中航集团合作开发沈阳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中航将把庞巴迪C系列飞机等12个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引进沈阳。

  目前,东洋制钢公司2009年产品发展战略已确定:将走出传统的轴承钢市场,对产品品种进行大幅调整,重点开发高端特钢市场,包括:工业、发电、石油/天然气开发及风电用钢,并同哈尔滨锅炉厂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走高端市场,使企业避免了低层次无序竞争,这也是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全面延长产业链,努力向产品上下游寻找机会,在危机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沈阳赢得工业“保卫战”的法宝。同时,这也意味着沈阳工业光明的未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