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村消费咋扩大(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 07: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除了教育,医疗和住房支出也是农民一笔不小的负担。“尽管农村盖房造价低,但盖栋新房怎么也得5万元;看病更不用说了,要是有人得了重病,就会拖垮一家人。”肥城市仪阳乡村民赵玉兰说。据了解,大多数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持肯定态度,认为减轻了看病负担,但也有反映实行“新农合”后,某些医院更倾向于用好药、贵药,医疗负担反增。

  记者手记:据山东省卫生厅数据,今年1季度山东省次均住院费用2587.01元,次均门诊费用42.3元,分别比上年上涨了8.23%和5.88%,而潍坊、临沂、菏泽3市次均住院费用比上年上涨30%以上。山东大学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保荣认为,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十分薄弱,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困扰着农民。各地应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其即期消费水平。

  -生活节约,需要因势利导

  农民向来勤俭节约,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应深入了解农民的消费习惯。

  济南市董家镇张而村的徐文友依靠种草莓大棚谋生,他家有两个大棚,年收入约4万元。“赚点钱都得省着花,哪敢浪费啊!”徐文友说,“像我们家,两口子一年到头很少买新衣,衣服穿不烂肯定不会换掉。”由于收入少、负担重,农民过得很“省”。在临沂市费县一户农村老太太家里,记者看到家里的馒头都干瘪成了“石头”,还不舍得扔。

  “这个还能吃吗?”记者问。

  “怕什么,蒸一蒸一样吃。”老太太说。

  “您别吃坏身体啊,万一得了病,不得花更多的钱?”

  老太太只是笑,说粮食来得不容易。

  在山东,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2元,其中食品支出1369元,占37.8%。这种消费结构,加上农民固有的节约观念,使其消费需求很难拉动。肥城市安站镇海涛手机大卖场经理王海涛说,“农民买手机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注重实际,只要能及时和家人保持联系、收发短信就行了。”据他介绍,七八百元的手机在农村最畅销。

  记者手记:以“家电下乡”为例,山东很多农村家庭早在数年前就已购置了彩电、冰箱等,这几类“补贴”产品并非农民急需,再加上他们很少“喜新厌旧”,消费拉动有限。兖州市九彩家电商厦经理刘凤林认为,如果想靠家电下乡刺激农村消费,就必须扩大补贴的品种并提高档次。其实,农民生活再节约,也要消费,关键看怎么因势利导。

  -改善环境,便利也得安全

  以前,肥城市安庄镇南夏辉村李大姐每隔半个月去镇上集贸市场或杂货店购买一些日用品。而今她都是去村里的连锁超市。“集市大多是个体户,信誉不如超市,商品质量也没保证,跑来跑去还累人。”李大姐说,家门口有了超市,买东西既方便又放心,而且不贵。

  山东省经贸委市场体系建设处负责人王洪平认为,农民倾向于在村里连锁超市消费,除了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连锁这一诚信平台的建设,有效杜绝假冒伪劣流通,保证商品质量安全,使农民免遭价格欺诈。

  但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农民似乎还在延续着“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记者走进一家小卖店,只见货品摆得到处都是,很多甚至蒙着一层尘土。店主说,这一带的酱油、醋都是散卖的,一斤0.5元。记者看见这种醋在包装袋上没商标,更没标注生产日期,只有“食醋”两个模糊的字,以及一行厂址。

  记者手记: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得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购物是否便利,更关系到他们能否买到安全放心的商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认为,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商业流通组织落后,流通成本过高,商业经营能力弱小、设施落后,假冒伪劣时有发生,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便利,为改善农民消费环境提供保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