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王玉联
9月1日,第四届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在吉林长春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成为本届论坛的主题。
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图们江区域项目秘书处主任Dr.Nataliya Yacheistova与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等人士所作的关于大图们江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图们江区域开发以及构建图们江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演讲,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关注。
“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旧模式致使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停滞不前。”吉林省政府一位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规划的官员直言,在大图们江核心区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打破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旧模式的种种弊端,从根本上解决吉林省对外开放和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缓慢难题。
据记者了解,不久前,一支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海洋局、中国开发区协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就编制《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到吉林省进行了近四天的专题调研。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为调研组组长。
这意味着,大图们江国际区域合作,有望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合作项目,将进入新一轮加快开发的启动阶段。而这个建立中、俄、朝、韩、蒙双边、多边跨国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一旦变为现实,将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图们江自由贸易区构想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全长516公里,是我国由陆路唯一进入日本海的通道。图们江地区是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带,地处东北亚地理核心位置。
早在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就提出多国联合开发图们江流域的建议,拟在20年内筹资300亿美元,在该地区建设一个具有全球水平的集港口、机场、铁路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及商贸和金融中心。此举引起了东北亚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对图们江地区开发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
目前,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主要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朝鲜的罗先地区、俄罗斯边海边疆区、韩国的东海岸港口城市群以及蒙古国的东部三省区。
这为推进大图们江区域自由贸易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一期工程”,中俄“路、港、关”和中朝“路、港、区”的建设已被提上日程。
吉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中俄“路、港、关”项目中,中俄双方将在吉林省的珲春和俄罗斯的哈桑的一定范围内划出一个封闭式管理区域,免于惯常的海关监管,两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口,并允许第三国人员、货物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而中朝“路、港、区”项目中,中朝两国将把边境区域内的公路、港口和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园区连为一体,进行区域性开发。在这一区域内,两国的人员、船舶、车辆和货物等实行便利快捷的海关监管,并允许第三国货物在区域内转口流通。
珲春市委一位副书记建议,一旦自由贸易区建立,各国除参照国际上成熟的自由贸易区的市场法则外,在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上也要积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