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需要政策关注和倾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 22:44  CCTV经济半小时

  搜索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的国际惯例

  其实,融资难、贷款难,可以说是中小企业身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商业银行自身也是企业,也要追逐利润,面对各种客户,它们有充分的理由挑挑捡捡。但是,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当中,是最基础也是最有生命力的细胞。如何化解商业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今天,我们就来搜索一下,看看在国际上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时候,都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早在10年前,美国中央银行就提出鼓励各商业银行多贷款给中小企业。现在,美国政府专门设有联邦小企业行政管理局,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其中,为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担保是联邦小企业管理局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情况下,政府能提供高达贷款总额75%~80%的担保,其余部分则由银行承担。不仅如此,美国还设立财政专项基金,并以立法的形式规范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

  在欧盟,中小企业同样阵容庞大,占到欧盟企业总数的99%。日前,作为欧盟所属融资机构的欧洲投资银行也表示,将加大对欧盟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透明度,简化贷款手续,同时还将贷款范围从固定资产拓展到了研发、产品流通以及中小企业所有权转让等领域。

  在日本,则是通过国家出资建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来向中小企业发放长期贷款,利率比民间商业银行低2%~3%。此外,日本还建立了专门面向成长型新兴中小企业的证券市场,1999年纳斯达克日本市场的创设,更为中小企业打开了国际资本的融资渠道。

  除了商业银行贷款及政府支援专项资金外,新加坡的中小企业也通过贷款证券化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寻求融资。对于一向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上集资,而中小企业却无法引起投资者的兴趣,新加坡试图将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贷款综合在一起,把贷款转化为证券形态,通过有价证券的形式对资产价值进行分割,并出售给投资者,从而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

  近年来我国GDP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如何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一条快车道,让它们在融资上少碰“钉子”,上述这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无论如何,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争取平等的竞争条件,从而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都是今后政府及银行监管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

  半小时观察:要锦上添花 更要雪中送炭

  为国家担当了40%GDP和60%就业的中小企业,它们在重庆享用了多少金融资源呢?答案是触目惊心的10%。这也难怪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大批很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难以又快又好的发展。这更难怪有一些中小企业指责银行说:银行干的事情就是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

  中小企业的成长的确存在比大企业更多的风险,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因为比大企业更具备创新精神,所以一旦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对中小企业的帮助,更是对地方经济未来成长空间、地区经济活力的拓展。可是,包括重庆在内,很多地方的中小企业却在资金的压力下走上了不归路。

  如何使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够维持下去?如何使地区的经济活力能够保持下去?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重庆的答案是:一方面吸引外资银行来改变当地的金融业格局,另外一方面是扶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好的环境。

  每一个大企业都曾是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就会失去很多未来的大企业。要使中小企业重新获得活力,要使中小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重新迸发出来,还是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方面予以关注和倾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