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张药方能否救的了东莞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7日 00:24  CCTV经济半小时

    一到东莞的颖祺公司,企业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企业里繁忙的生产情况,堆满院内走廊的货物,热闹的生产车间,几乎让人很难感觉到当下外贸出口形势困难的压力,甚至公司的接待大厅也当成了一部分的成品仓库。

  如今,电脑织机这批“新员工”正在煽动更大的“蝴蝶效应”,量增价扬后,公司的利润率已冲高到25%,尝到了外贸领域高附加值产品的甜头后,他们也正在积极筹备国内市场的开发,两条腿走路,也是企业规避国际风险的一个方法。

  曾天仁:“我们原来钱都是找米下锅的,可以说没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那么我们现在开发的一个‘颖和祺’服饰,去年11月已经获得广东省授予的名牌,现在报到国家工商总局,要申请国家的名牌,如果这个品牌做成功,市场开发成功以后,那会大大的提高企业的利润,我们也多了一条发展的路子。”

  尽管企业都在想办法在经营上突围,但东莞的大多数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虽然个别企业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解决问题,但仍有大部分的公司正面临着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在广东省相关报告里,很明确的指出,珠三角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目前已经不复存在,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最有效的,就是将生产环节逐渐转移至广东及内陆的一些偏远地区。

  曾天仁:“它那里有成本的优势,能降低20%左右的成本,因为它在什么,它在劳动力的价值,还有水电,山区水电就便宜一点,甚至土地,包括有一些内陆的政府出台的为了吸引外商过去,或者名牌的一些企业进去投资,它在土地开发都有优惠,税收有的也有优惠,那么这样的时候也是一种补充。”

  推动部分产业和制造环节从珠三角地区向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是广东省及东莞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5月,广东省一口气出台一个决定和8个配套文件,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规划了24个产业转移园区,全面承接整个珠三角地区转移的企业,并拿出500亿元扶持园区建设、帮助企业搬迁。

  江凌:“最近我们省委也作出一个推动劳动力跟产业双向转移的这么一个重大的决策,也就是说要将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低附加值的产业,或者是简单的制造环节,把它转移到广东的东西北部地区,同时把这个东西北部地区高素质的劳动力通过培训以后,输送到珠三角地区,来协助我们这个产业的提升。”

  东莞不会永远停留在低端制造业上,企业需经受住经济转型的考验

  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下降等不利因素,无论东莞的企业还是东莞市政府,都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把这些变化,看做是主动转型的契机,实际上,这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心里都很清楚,东莞不会永远停留在低端制造业上,这场变局或早或晚,终究有一天会到来,只有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才能经受住经济转型的考验。

  由于以法国、意大利等欧元区为主要出口地,东莞皮具加工企业乐凯安吉,今年受到的出口成本影响相对较小,但总经理刘道松还是告诉记者,即使如此,加工贸易企业高枕无忧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在乐凯安吉看来,如果永远这样只充当国际产业链条上的打工仔,企业早晚有一天难逃洗牌命运,但真等到那一天再谋变,企业将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乐凯安吉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道松:“像中国人说就是叫大伤元气吧,所以我们就想的到,怕这个我们在做一个加工型的企业也有这样一天,我就有一点危机感,所以我要事先准备。”

  为了摆脱国际经济分工生产链条末端的尴尬地位、这家公司今年开始,格外重视了自己的设计与营销环节,因为这在公司经营中,是利润最高的部分。

  刘道松:“我们会寻找一些简单的小型企业,他是管理成本比较低的,然后我们自己只做营销跟设计,把生产这个烦琐的环节降低,这样的就不会太耗多我们的管理成本,这样对我们的企业打造竞争很重要。”

  公司的结构发生调整之后,刘道松告诉记者,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重新招兵买马、增聘设计领域里的高端人才。

  刘道松:“这个就联想到我们一个制造业加工业的企业,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从加工走向自创品牌,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增加我们的设计能力,我们就是把设计技术,生产销售整个一条龙,这样抓起来才使我们公司在国内这个转型的准备比较充足。”

  在刘道松的办公室,他给记者拿出了早就拟好的内销工作计划书,在他看来,罗马非一日建成,想要完成华丽转身,他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刘道松:“可能要一到三年,整个战略计划慢慢把它完成起来,初步预算我估计第一年大概要一千万的准备资金,如果这样我想如果公司出现危机的时候,这个一千万拿出来就比较困难了,我们现在就是以这边加工维护我们的品牌,我们叫养品牌,这样在我们正常运作的时候,把资金利润提出来创造养一个品牌,这样做起来企业比较现实,也比较实际、风险也比较少。”

  引进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研究机构——东莞市政府完成地方经济升级重要举措

  我刚才注意到刘道松说,企业的品牌需要好几年来“养”,事实上,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培养出来,商务部测算,到2010年,国内仅粤沪浙闽4个省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出的产业产值就将达到1.4万亿元,原有的低端制造业会像接力棒那样,递到内陆省区手里,沿海地区今后的竞争力又怎么养出来?再来看看东莞是怎么做的。

  在东莞,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是一个受很多老板欢迎的单位,2006年设计院入驻松山湖开发区的时候,它是以东莞市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身份出现的,面向东莞这个制造业基地的广大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以及附加值提升等产业升级服务是华南工业设计院的工作目标,而引进这个设计研究机构,也是东莞市政府完成地方经济升级的重要举措。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所以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就推行了这个叫科技东莞政策,科技东莞这个政策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自主创新,强调产业升级,强调品牌,如果是这样就可以摆脱过去完全是以制造,单纯的制造,加工制造为主的这种生产方式了,那么企业以及东莞整个的经济就有未来发展的希望,走的路是一个高附加值的。”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