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苏高新企业为何未受紧缩影响(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5日 23:54  CCTV经济半小时

  苏州工业园是怎样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

  对中怡科技和宝时得这类出口型企业来说,现在压力确实不小,不过,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堤外的损失堤内补,它们继续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温家宝总理在当地考察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希望江苏省通过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那苏州工业园又是怎样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

  7月21日这天张辉特别高兴,因为他拿到了苏州工业园下属创投公司投放给他们公司的一百万元,这是张辉依托园区政府拿到的第二笔贷款。

  苏州恒辉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拿到了这个钱应该说我们还是非常非常高兴的,这个关键是解决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发展的问题,因为有时候,你就是再好,如果没有钱,那么这个项目也是做不下去的。”

  张辉创办的恒辉生物能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尽管已经获批为江苏省重大科研项目,然而由于没有资金,公司一直没能大规模产业化。

  张辉:“我们跑了几家银行,虽然银行也认为我们这个公司非常好,前景非常好,因为我们是搞新能源的,应该是符合国家目前大的政策,但是都拿不到贷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公司是初创,没有房产证、土地证,就是可抵押的东西给银行。”

  正当张辉为申请不到银行贷款而发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下属有一个创业投资集团,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金的扶持,张辉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了过去。

  张辉:“我们就提出融资困难,贷款困难,然后他们主动提出说园区政府自己有自己的一个担保公司,可以帮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进行担保,这样的话就是银行可以放款。”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担保公司很快派出工作人员对恒辉公司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工作人员认为,尽管现在这家企业还没有大规模的产出,但是发展前景非常好,于是创投公司决定为恒辉公司进行银行贷款的担保,很快张辉就申请到了一笔400万元的银行贷款。

  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费建江:“银行跟我们看企业的角度不一样,银行是站在企业现在的基础上分析它现有的一个状况来判断它的风险,那我们做这个业务,我们要从公司的成长性方面,从它的产品的先进性方面,从它技术在国内市场是否具有领先这样一些角度来去看它这个企业的成长问题。”

  仅今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担保公司就为企业提供了三亿元左右的银行贷款的担保,除了通过提供担保的方式为企业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苏州工业园还尝试了一种更新的做法来扶持创业初期的高科技企业。

  费建江:“在我们这边是叫统贷平台,其实就类似一个贷款的批发商,我们就是从我们的国家开发银行,我们做了一笔集中的五年期的贷款,然后把这笔贷款拿下来放到我们这边,然后我们再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的融资需求和期限的需求,然后再去直接贷给每一个小企业。”

  从去年7月开始运作至今,统贷平台已经为苏州工业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千万元的资金,7月21日恒辉公司获得的100万元正是通过统贷平台拿到的。

  记者:“由你们来审批能够带给哪些企业?”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担保公司业务运营部副经理张彧:“我们来寻找项目,寻找这些真正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当然这些中小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研发能力还有自主创。”

  实际上对于高科技企业,从企业的创业初期到成熟期乃至扩张期,苏州工业园下属的创投集团都有相对应的投资平台进行资金上的支持,不仅如此,园区政府还从财政中划出大笔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奖励和扶持。

  苏州工业园工委书记马明龙:“像今年财政预算,预算当中安排了2.8个亿元专门用于企业的科技研发的投入,包括它获得的国家的一些项目的匹配跟支持,那么通过这个我相信既增加了我们全社会的研发的投入,也极大地鼓励了这些企业从事研发的积极性,对我们建设一个创新的园区啊,我们觉得非常有效果。”

  半小时观察: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

  国内的原材料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外收回的美元却越来越不值钱,这一升一降之间,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所赚取的那点微薄利润,很快就被吃的干干净净。这就是眼下“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

  可是,在江苏以苏州工业园为代表的很多“制造基地”,不仅没有出现这种生存危机,甚至很多企业还能保持发展的活力,继续在海外市场上开疆扩土。温总理在江苏考察的时候,最关心的问题是人才、知识产权和竞争力,而这恰好是“江苏制造”的优势。“江苏制造”,尤其是苏州工业园,从一开始就注重结构优化,扶植高科技企业,使企业能够依靠技术创新参与到产业链上游的竞争。

  成本低、价格低只能是一时的竞争力,但是“技术领先”、“自主创新”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中国制造”才会走得更远。

  主编:张凯华

  记者:殷莉

  摄像:陈艳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