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杭州7月23日电 题:开辟企业融资新路:浙江将有百余家小额贷款公司试运行
记者孙金霞、胡作华
一项被外界解读为“收编”民间借贷的融资新政策在浙江出台:这个民资充裕的东部省份日前下文,决定在全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出于防范集资风险的考虑,小额贷款公司被要求以“只贷不存”的方式开展经营。此外,对其注册资金规模、贷款投向及额度也有明确限制。
“阳光化”的试点
“浙江拥有最适合小额贷款公司生存发展的土壤。”浙江省金融办一位官员自信地表示。在中央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仅两个月后,浙江省便跟进响应,自是有原因的。
浙江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困扰由来已久。去年以来,央行数次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原材料成本上涨,美元汇率下跌……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夹击使众多中小企业深陷资金困境。一边是中小企业“嗷嗷待哺”,一边却是激荡四溢的民间资金四处寻找出路——据有关方面估计,浙江的民间资金达数千亿元之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的推出可谓生逢其时。按照浙江省政府的规划,允许每个县(市、区)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列入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杭州市、温州市、嘉兴市、台州市可增加5家试点名额,义乌市可增加1家试点名额。这意味着浙江将诞生超过100家小额贷款公司。这是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的最大规模试点。
针对社会关心的监管问题,浙江省的规定是,目前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由县一级政府负责。一些县市的初步设想是,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贷款业务则进入银监部门和人民银行的监测系统。
浙江省排定的时间表是,试点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小额贷款公司经审核、依法注册登记后,可以于9月至10月正式开展业务。
设置多条“高压线”
为了让小额贷款公司操作更加规范,浙江省专门设置了多条“高压线”。
首先是设置高的准入门槛。按规定,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得低于8000万元;其中,欠发达县域的标准分别降为不低于2000万元和3000万元。试点期间,注册资本的上限为2亿元。其主要发起人则被要求是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的民营骨干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三年赢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欠发达县域600万元)以上。
浙江省金融办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各地有申报意向的机构中,有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创投公司等,“也有不少做实业的大企业”。温州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打算采取股份制形式,争取与一些大企业合作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其次是规定不能吸储。浙江省特别强调,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而且小额贷款公司只能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发放贷款,70%的资金应发放给贷款余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借款人,其余30%的单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
一些业内人士就此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放款上限很难解决目前的企业资金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借50万元就好比毛毛雨,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义乌市商易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吕飞跃说。他认为这充其量只能算是“解渴”,远远解决不了为企业“输血”的问题。
能否“收编”民间借贷
据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将被限制在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7.47%)的4倍之内,远低于一些短期拆借的民间借贷利息,后者在浙江个别地方已达月息5%(相当于年息60%)。加上贷款管理成本高,监管又严,盈利空间不会很大。一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坦陈,如果能申请下来,要做好几年内不赚钱的打算。
尽管如此,浙江各地民间资金的申报热情仍然很高。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几天来咨询的企业一批接一批!仅7月14日和15日这两天,就有30多家企业来找我‘参谋’。”
一位企业家一语道破天机:进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不仅是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唯一途径”,关键是借这个“壳”,就有了转道进入银行的可能性。按照浙江省的部署,明年1月,将根据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逐步加大推广力度,信誉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推荐改制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储,村镇银行却是可以开展存款业务的。
“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引导民间资金是有利的,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收编’民间借贷的意义。”浙江银监局有关人士认为,“现阶段关键是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引导,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浙江省金融办人士表示,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的目的并非一步到位地“取代”民间借贷,而是尝试开辟一条民间资金“阳光化运作”的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小额贷款公司在行业运作和监管方面都具有创新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