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本土情结硕果落地 云南航空复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05: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土”情结

  对云南航空的“复出”,云南省政府的心结由来已久。

  成立于1993年的云南航空,曾是云南省的利税大户。因为云南特殊的旅游经济地位,当时云南航空盈利甚丰,一度是全国航空公司中的“标兵”。

  但2002年,国家民航总局组建三大航空集团,云南航空被并入东航集团。这一“拉郎配”让很多云南人并不服,“若按盈利水平来说,云南航空在全国航空公司排名靠前,自身可以发展更好”。

  而东航的业绩却差强人意。东航股份年报显示:2003年亏损7.8亿;2004年由于政策性补贴小幅盈利;2005年亏损4.67亿;2006年东航创纪录巨额亏损27.79亿,也是当年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中唯一亏损的公司。一直到2007年,东航才走出巨亏阴影,盈利5.86亿元,其中,有将近1个亿的利润是东航云南分公司贡献的。

  得到了云南航空这颗“金蛋”后,东航的运力投入却发生了倾斜,云南方面对此并不认同。典型事件是,2004年初,东航发动“上海保卫战”,这却使得部分地方分公司的市场运力投放不足。

  “在东航看来,云南分公司是东航整体的一部分,必须为东航的整体战略服务。而云南出于自身的发展考虑,希望云南分公司能在支持云南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能量和主动性。”这样的论调并非没有依据。

  据了解,云南省政府多次提出,希望东航云南分公司能开通昆明直达欧美澳等地的定期航线,但被东航以“不具备完全成熟的条件”予以拒绝。

  在此背景下,2006年3月,云南方面曾与东航谈判,希望东航能让出51%的东航云南分公司股份,由云南省政府入主,并且恢复云南航空的“孔雀”航徽,但遭到了东航的拒绝。

  既然买回云南航空无望,转而扶持新的基地航空公司,便成为云南方面的选择。

  “建设云南航空强省,必须有若干个大而强的基地航空公司为支撑,以昆明为基地的东航云南公司,现已成为云南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与海航签署协议时,云南省副省长刘平肯定了东航云南分公司的地位,但亦指出,机场枢纽功能的提升需要3家以上的基地航空公司支持,只有一家基地公司是不够的。

  而祥鹏航空明显契合了云南方面的诉求。成立于2004年6月的祥鹏航空,在云南注册,在云南首航,并从开航伊始就明言欲打造“云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以“立足云南、辐射全国”为基本发展战略。

  在协议签署时,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陈峰当场表示,这是一份“云南航空”情结的硕果。新云南航空的发展将符合云南地方利益的需要,“不久的将来,云南航空将进入国内大型航空公司队列”。

  而自飞行员返航事件之后,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部分航线仍处在“禁飞期”。对此次云南航空的“复出”,东航云南分公司党办李露荣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坦言,“新航空公司的成立,对市场来说,还是有影响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