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变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9:44 中国经济时报

  -陈宏伟

  2008年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已于2007年11月起担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郭声琨,被选举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政府经选举产生,自治区原副主席、代主席马飚被选举为自治区主席。

  由此,广西新一届党政班子搭建而成,并在广西百姓的期待之下,开始承担起主持广西下一阶段发展的历史使命。

  2008年春节刚过,《广西日报》连续刊载郭声琨对广西党政干部的“新春寄语”。在寄语中,郭声琨不厌其烦地告诫广西干部,要解放思想,要有新作为,要加强学习,要搞好团结,要廉洁自律,要培养人才。

  与此同时,2月17日至18日,广西自治区党委召开“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会议要求广西干部摆脱僵化思想和陈旧观念,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勇往直前。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郭声琨说。

  其实,广西的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

  根据初步统计核算结果,2007年广西GDP(生产总值)达到5885.88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量突破1000亿元;全区财政收入703.8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量突破1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1.2亿元,同比增长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元,达到12200元,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达到3224元,增长16.4%。

  在过去五年间,广西的GDP年均增长12.7%,人均GDP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48.8%,城镇化率由28.3%提高到3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

  可以说,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是个不错的新起点。

  广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2007年底,广西三次产业结构为21.5∶39.7∶38.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53.5%、38.2%。增长幅度上,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5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39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91亿元,增长14.2%。

  工业化及城镇化对经济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毋庸置疑,在广西各级党政官员心目中,工业化和城镇化更是广西发展绕不过去的阶段。

  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说,广西与全国尤其是先进地区有差距,主要是工业发展的差距。“广西要加快发展,关键在工业,动力在工业,潜力在工业。”杨道喜是广西第十届政府中主管工业的副主席。

  然而,仅就工业而言,广西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2007年数据显示,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很小,这两部分增加值分别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和18%,广西工业结构仍然以资源型为主。结合全国经济运行领域近来新出现的能源紧张,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问题,广西工业持续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广西采取措施控制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这将对全区工业增长速度产生负面影响。

  2007年开始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将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直接影响,广西已经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短期融资困难,财务成本增加,产品出口受到影响。

  总体上,广西发展面临的压力有:价格上涨较快,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投资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工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增长难度持续增加。

  事实上,广西面临的矛盾,是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现实,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更简单地说,是发展“好”与“快”的矛盾。

  从广西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难解读出这一信息。该报告在谈到经济增长各项指标时充满自豪,而在谈到资源环境问题时,则有些躲闪,“基本”、“明显”、“有效”、“总体良好”、“进一步改善”等含糊的表达随处可见。

  然而,广西似乎无法摆脱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路径依赖。据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广西下一步发展仍然将高调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区加快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但考虑到“好”的要求,在发展方式上,广西将强调“创新驱动”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丰富经济增长要素;在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将进一步强调优化投资结构。

  或许可以作为广西“发展更‘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契机,2008年年初,国家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被广西看成是国家为广西建区50周年而给出的一份厚礼,和广西“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

  在实质上,这将为广西下一步发展注入更多的“国际元素”。北部湾经济区立志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无疑,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成为全区工作重点,并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高潮。这一定位对广西自身发展与转型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小视。在北部湾经济区龙头带动下,广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将得以加快,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视野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理念将被“刷新”。

  不过,究竟如何解读“解放思想”并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广西仍需艰苦探索,其效果亦有待观察。因为记者注意到,广西无论是第十届政府还是新一届政府,对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都情有独钟,而部分地方官员对于广西的环境容量则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