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吉林: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9:43 中国经济时报

  -刘树铎

  吉林省有什么?当我到南方出差,跟当地的人聊起东北的吉林省的时候,很多人都要问起这个话题。作为吉林人,我不免挖空心思地想,我该怎么描述吉林?我该怎么向外地人推介吉林?说心里话,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多年。

  我开始搜肠刮肚地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了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长春电影制片厂拍出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东北老工业基地?松花江两岸漫山遍野的玉米、大豆和高粱?可是,把这些拿出来说一说,一方面让我有些语塞;另一方面也让我觉得对不起吉林人民,毕竟,过去的荣耀代表不了今天的辉煌,甚至有些词汇简直就是落后的代名词,说不得,说不得。

  但我心里清楚,吉林作为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落后边疆省份,不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更拥有全省2700多万人致富的渴望和发展的冲动。怎么发展,如何发展,一直是困扰吉林人民的一个大问题,有些问题回避不了,比如地理位置,比如人们长时间形成的思想意识;但有些问题也确实值得思考,比如,如何抓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逐步地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这一经济区域的后发优势等。

  2008年1月,吉林省委书记王珉在政协吉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里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从2003年起的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将达到2490美元,比2002年都增长了1倍多;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20.5亿元,是2002年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4000亿元,是2002年的近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80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35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8倍和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1000元和4000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比2002年增加4700多元和1600多元。

  发达地区的老百姓尤其是政府官员可能对此没什么感觉,吉林人应该不会无动于衷。数字虽然是枯燥的,但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这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2004年10月,王珉由苏州市委书记迁任吉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6年12月王珉任吉林省委书记。外界这样评论王珉:两年多里,王珉以国企改革、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南资北移为核心的南方思维,和“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的执政理念,有效地破解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不少难题,也为吉林省加快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事实得到了验证,王珉没让吉林的老百姓失望。

  王珉是一位学者,有趣的是,他的搭档、吉林省省长韩长斌也是一位学者。

  我们先看看两位学者的简历。王珉是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下乡插队,当过工人、大学老师,后任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务,据说他担任了省委书记职务后仍然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带着博士生。王珉不但是学有所成的学者,而且拥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执政的经验。韩长赋历任共青团中央青工部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国务院研究室党组副书记兼常务副主任等职务,长期致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观点和思路。其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是一部破解三农难题、推动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专著,在理论界与政府决策部门均有广泛的影响。

  王珉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到了吉林之后发现吉林的计划经济色彩还比较浓,不仅仅是体制机制不活的问题,干部群众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创新意识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基本上还是处在计划经济氛围里,什么事都靠政府。这一点不像苏南,苏南地区市场经济萌芽出现得比较早,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很好,像当年的乡镇企业,风一吹就遍地开花,两地在这方面有很大不同。

  因此,王珉认为,吉林省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观念问题,要振兴吉林,首先要改变观念,解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不牢、大局观念不强的问题,吉林省的党员和公务人员都要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和大局观念、服务观念、依法行政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都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大局,一切工作和行政执法行为,也都要围绕如何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来开展,积极营造尊重致富、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为吉林省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事实上,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要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吉林省的快速发展,就离不开大规模的集聚生产要素条件,而经济发展软环境则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无形要素的集合。在中国,这种集合的优化程度对投资者来说,是影响其收益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他们能否前来投资办厂经商的先决条件。所以,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改善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依托吉林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方位、宽领域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交流活动,吸引发达地区民营资本来吉林投资兴业,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媒体报道说,王珉在担任吉林省省长的两年多时间里,使吉林省的工作作风、工作节奏、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他力主实施国企改制、招商引资等举措给吉林省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

  韩长赋也在同一个角度阐述了观念问题:吉林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包括软环境方面的差距等等,原因很多,有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开放滞后、创业文化不足等等多种因素,但根源是思想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受计划经济影响深,封闭、保守、小富即安,思想解放不到位,发展的意识不强。其原因主要是“四过四慢”,即:自然经济过于可靠,所以商品经济发展慢;计划经济过于完善,所以市场经济发展慢;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所以民营经济发展慢;政府管得过于宽泛,所以社会中介发展慢。

  韩长斌说,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改变长期积淀的思想文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现在还没有完结。所以,要振兴吉林,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想问题、办事情要紧紧围绕如何为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来开展,积极营造尊重致富、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只要观念一变、机制一变、环境一变,吉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较强的科教实力、较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等一系列优势就会充分发挥出来,集聚的能量和活力就会迸发出来,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