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09:33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3月2日电(记者戴劲松、苏晓洲)经历一场罕见的冰冻和暴风雪考验后,位于我国腹地的中部地区一扫阴霾,在无限春意中重现勃勃生机。

  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六省承东启西、辐射八方。短短数年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区域崛起吸引人才“回流”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一直为东部发达地区充当“人才输出地”的角色。但记者近日在武汉市的几场人才招聘会上发现,沿海企业遭遇了招工难。2月23日,在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多家企业特意组团举办的招聘会上,场面远比往年冷清。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院长孙松发认为,湖北高校集中,每年都有20多万高校毕业生,因此吸引了许多外地企业前来招贤引智。但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迅速,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以上,因而可就地吸纳大量的人才。

  据统计,2007年武汉高校22万大学毕业生中,在本地就业的人数达到了9.3万,本地就业率达到42.3%。其中,本科生的本地就业率高达60%,比往年提高了三分之一。

  正是由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中部各省开始吸引一批批人才和劳动力回流,增添了发展的后劲。在湖南,近些年回乡创业的人才可以获得政府信贷担保,一些地方主动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资源,推出了税费返还和减免措施。在此背景下,全省2007年“回流型”企业达到3.3万多个,吸纳了近120万农村劳动力,“劳务湘军”回乡创业已成气候。

  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为创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安徽省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提出要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为科技型人才创业营造一个好环境。合肥市还先后出台了《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等一系列突破性的鼓励政策,并由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与此同时,中部六省自2006年起就开始积极谋划人才一体化战略,加快建立区域性人才服务合作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逐步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发展提速催生“资金凹地”

  新年伊始,客户数排名日本第二的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便正式启动年内在武汉设立分行的计划。此前,武汉已设有兴业银行、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3家外资银行分行。据悉,渣打银行也将武汉列入了重点发展城市。

  中银(香港)中国业务总部副总经理汪裕民曾表示,在我国向外资金融机构放开人民币业务后,很多外资银行都把中部视作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近年来,已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外资银行代表,先后对武汉、长沙、太原等城市进行考察。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