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突破内忧外患 珠三角产业结构艰难转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 14:25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2月13日电 (记者车晓蕙 孔博) 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加工贸易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使传统制造业基地珠三角面临巨大压力。如何突破“内外忧患”的局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发展新兴产业,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迫切。

  平衡加工贸易“一头独大” 弥补传统产业低质化“短腿”

  随着一系列外贸政策的调整,曾依靠加工贸易迅速崛起的珠三角不得不对加工贸易“一头独大”的经济结构进行重新思考。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说,加工贸易企业都是“两头(原材料和市场)在外”,只有生产环节在当地,如遇投资环境恶化,必将向其他地区转移,从而造成当地产业“空心化”。

  目前,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正在加速,为了避免“空心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为不少珠三角城市的“着力点”。

  以东莞为例,不仅制定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还专门设立了“产业技术进步基金”,每年安排6000万元用于扶持和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对名牌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目前,东莞全市拥有各类名牌320个,而在“九五”末期却只有8个。东莞一些镇还形成了辐射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产业集群:石龙的电子信息、大朗的毛纺、长安的五金模具等全国闻名。

  对于“寸土寸金”的珠三角,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南海铝型材产业的变化颇具代表性。几年前这里还是“村村点火、家家冒烟”,为了推动铝型材产业转型,南海在铝型材企业最为集中的大沥镇引进中国铝业公司,结束了家家户户使用“小锅炉”自行生产铝锭的旧模式,降低了成本、能耗及污染,提高了产能。佛山市南海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当地140多家铝型材企业的产能占广东的60%、全国的40%。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寻找经济发展新“支点”

  在加工贸易受限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珠三角的经济活力?开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让珠三角找到了新的“支点”。

  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广州,抓住2000年前后日本汽车产业大规模外迁的机遇,积极吸引日本汽车企业落户,本田中国出口基地、丰田发动机和整车项目、东风日产项目相继投产,使广州迅速成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各项总量指标已全面超越第二产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服务业提供的地税收入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超过七成,成为支柱税源。

  要改变传统产业受限的状况,必须找到经济发展新的“支点”。南海专门成立了投资促进局负责搜集世界产业及资本投资的动向,积极主动地与急需外迁的台湾液晶面板厂商谈判,2007年成功引进世界四大液晶面板生产商之一的台湾奇美电子,南海由此获得的上下游产业投资预计将超过20亿美元。同时借广州汽车业迅猛发展的机遇,南海专门划出汽配产业园,爱信精机、丰田纺织、本田变速箱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相继在南海投资汽配项目,形成了“广州整车、南海汽配”的格局。

  摆脱惯性思维 谨防转型误区和盲区

  各项经济指标都表明,珠三角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渐入转折期。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珠三角城市需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盲区。广东省社科院丁力教授认为,珠三角经济能否成功转型最令人担忧的是创新主体的缺失。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在外、销售在外,等于是企业的“头”和“脚”都在海外,国内只是一个生产车间,因而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也认为,外资企业“逐水草而居”,投资环境变化可能会迁离,因而必须从根本上考虑培植本土科技企业和科研力量,而不能单纯依赖外资企业。

  对于不少珠三角城市热衷于发展“总部经济”的现象,丁力表示,跨国企业看重的是产业的战略制高点,而这是珠三角地区相对欠缺的,目前有些地方以发展加工贸易的惯性思维盲目跟进,斥巨资建立园区引进跨国企业总部,很可能“一厢情愿”。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认为,珠三角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香港以及广州、深圳的因素,与这些地区中心城市错位发展、互相补充,而不能盲目地自求发展,不考虑全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