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年江苏城镇居民收入支出稳步增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13:57 国家统计局网站

  3、购房支出增长趋缓,居住费用支出增长各不相同。受房屋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城镇居民购房支出增幅明显趋缓。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住房支出为1674.8元,比上年人均仅增加89元,增长5.6%,增幅比上年下降39.9个百分点。而与居住相关的费用增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住房装潢人均支出393元,下降6%;水电燃料人均支出493.7元,增长3.1%;物业管理费人均支出21.3元,增长26.3%。

  4、医疗支出依然较大,义务教育负担减轻。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医疗和教育收费的整治和管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镇居民的负担,但成效并不明显。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药品费为329.4元,增长14.6%,人均医疗费为196.5元,增长12.2%;人均义务教育费为48.9元,下降24.4%,但教材、家教培训及其他费用人均支出分别为26元、259.5元,分别增长10.9%、15.9%。

  5、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保障支出继续增长。全省上下在改善民生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同时,城市居民参保意识增强,个人交纳的各种保险费用也明显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1107.9元,增长11.5%,其中:个人缴纳的养老基金人均为475.5元,增长11.7%;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人均为457.2元,增长11.2%;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人均为144.9元,增长19.8%。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各级政府更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存在,把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更加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1、食品价格上涨加重了普通家庭的负担。2007年,粮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普遍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影响到低收入困难居民家庭的生活。据测算,2007年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城镇居民人均多支出380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16.6%,增加的收入中有近两成被食品价格上涨所抵消,占消费支出增加额的35%,即消费支出增加额中有三点五成是由于食品涨价。10%最低收入困难家庭由于食品涨价,人均多支出181元,占其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27.7%,也就是说低收入家庭增加的收入中有近三成被食品价格上涨所抵消,直接影响到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2、高低收入户、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2007年,从收入分组资料看:虽然高、中、低收入户收入均全面增长,但高低收入户居民收入差距较大,10%最高收入户与10%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分别增加7004元、654元,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由上年的4373元扩大到今年的6350元。地区间收入差距同样较大。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人均收入比为1:0.77:0.67,人均收入最高的苏州(21260元)与最低的宿迁(9467元)之比为2.25倍。

  3、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近年来,江苏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随着各项措施的到位,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有了改善,但由于食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些刚性支出同样在较快增长,致使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仍然较困难,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更加突出。2007年,10%最低、10%低收入家庭人均用于食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分别为2854元、3799元,占他们当年的收入比分别为64%、55%,收入中的大部分要保障他们的刚性支出,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