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财政五年呈现五大亮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20:56 中国财经报
收支精彩纷呈 改革齐头并进 郑钢 邓勇 本报讯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重庆财政收支再创历史新高,经济社会发展圆满收官。”近日,在重庆市召开的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局长马千真说,过去的五年是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五年,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是财政宏观调控不断改善的五年,是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健全的五年,是财政管理水平和干部素质不断提升的五年。 据了解,2003—2007年,该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约2222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1658亿元,年均增长37.9%;全市财政支出累计约3425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2324亿元,年均增长26.2%。 亮点一,财政总体实力实现新跨越。据统计,五年来,该市地方财政收入从上届政府期末的15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88亿元,五年增长4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倍。辖区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上届政府期末的13.6%提高到2007年的25.9%,五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从上届政府期末的3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03亿元,保持年均26.2%的高增长。“三农”、教育、社保、卫生投入分别达到上届政府期末的3.3倍、3.1倍、2.2倍、5.9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公共财政框架初具雏形。同时,在确保预算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该市还挤出财力将历届政府累积的市级赤字2.1亿元全部消化完毕。财政责任切实履行,政府诚信有效树立。 亮点二,财政管理体制构建新格局。五年来,重庆财政建立健全了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财力分配下沉区县,激励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市级开支占全市一般预算财力的比重始终控制在25%以内。市对区县财政补助从上届政府期末的15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53亿元,占区县支出的比重达到51.2%。实施“一圈两翼”分类指导,落实库区和民族地区财税扶持政策,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区县财政供养人员最低人均财力从上届政府期末的1.2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2.4万元,彻底消除了欠发工资的现象,逐步实现从“保运转”向“谋发展”转变。 亮点三,财政促进经济取得新进展。培植财源,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五年来,重庆财政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落实西部大开发、园区建设等各类税收优惠政策241亿元,争取国债转贷及基本建设资金219亿元、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36亿元,落实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外贸、商贸、旅游等17类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9亿元。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5.2%,2007年投入达到上届政府期末的3.1倍。更加注重降低资源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55亿元推动生态环保与建设。 亮点四,财政保障民生迈上新台阶。伴随着财力的增强,民生财政框架已初具形态。五年来,重庆财政已初步建立起“多予少取放活”的反哺“三农”机制。提前一年全免农业税及附加,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转入农村综合改革阶段。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资金近80亿元。落实各类直补农民资金86亿元。补助培训农村劳动力78万人。初步建立涵盖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五大类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率先在西部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历史性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市与区县两级疾控、传染病和急救医疗体系全面建成。主城区3万余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双困”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清偿“普九”欠债19.6亿元。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全面建立覆盖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 亮点五,财政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收支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等重大改革顺利推进,财政投资评审、预算会审等创新举措陆续出台,财政监督管理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依法征管土地出让收入644亿元,安排资金126亿元,支持八大建设性投资集团和国有控股集团做大做强,推动城市建设提速提档。初步建立市与区县按比例清偿政府性债务的新机制,明确基层债务控消新模式。探索实施主权外债风险管理新办法。 “五年的风雨兼程负重自强,五年的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为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新一届政府继往开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千真表示,重庆已经完成“搭基础、建平台”的关键时期,今后的五年,重庆将迎来“加快”的发展时期,创造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改革更多的“率先”。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