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能源合作:纾解可能的经济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02:19 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在中国GDP增速数年超10%之际,国际能源价格也在悄然暴涨,能源间的国际合作无法回避。

  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7》预计,到2030年,中国国内石油需求的80%需依赖进口。

  这意味着,在未来二十余年中,中国在全球的能源合作,注定成为经济外交的核心议题之一。

  此外,如何在“环保”议题上更好同发达国家合作;在地区间安全方面,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有效保障中国的海外能源利益,将成为中国在2008年能源多元化体系下的关键之举。

  能源多元化

  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中东石油的情况,建立新的能源渠道:在周边开辟新的能源“丝绸之路”,并拓展和非洲、拉美的能源合作关系。

  今年前9个月,俄罗斯对中国石油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左右。

  俄方官员曾在北京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扩大原油出口问题上,中俄双方应有对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性因素之考量,并为今后签署合同协商出新的价格公式。

  与此同时,里海地区能源输出模式呈现新趋势:中国同此区域中占储量30%的产油国哈萨克斯坦以及占全世界天然气储量四分之一的土库曼斯坦在上海合作机制框架下,能源合作势头迅猛。

  2005年底中哈石油管道全线贯通,2000万吨/年的原油运输量为中国在石油进口路线上过分依靠马六甲海峡开启一条破解之路。

  中土天然气合作项目,在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土库曼斯坦方面表示,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深化经贸合作,如期落实两国油气管线建设项目。

  上述项目意味着在未来30年内,土库曼斯坦每年将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非洲拥有石油、天然气、金属和其他矿产品等资源,而中国在当地不附加任何人权和民主要求的外交政策也赢得了众多朋友。

  据欧盟资料显示并预测,中国有32%的石油从非洲进口,且近年来与石油相关的投资总计达160亿美元。

  尚待观察的环保合作

  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是与生俱来的矛盾体。

  中国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持续”的危险也在日益引人警惕。

  中国已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用于节能环保的投资将达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30%。

  在2007年底的中欧峰会上,中方进一步明确了态度:同对“后京都议定书协议”寄予厚望的欧盟试图和中方在气候变化议题上达成共识。

  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后所签订的共同情况说明中,中美双方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的应用,并在推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方面表示尽快设立工作组开始规划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同欧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均为长期行为:欧洲投资银行(EIB)对华提供5亿欧元的25年长期贷款以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美将在未来十年开展广泛合作,以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

  同样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在2007年12月1日开始公开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其中单独列出对于能源国际合作方面的规定。

  此外,中国可能在2008年设立专门能源监管机构,将从法律和体制架构上进一步完善“能源外交”内涵。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