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规划专家质疑:靠放地压楼价 广州很多地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9:14 金羊网-羊城晚报

  规划专家袁奇峰还质疑:单位自建低价房“岂有此理”

  本报讯 记者刘虹、实习生何亮生报道:政府大建新社区,要避免造成新的“贫民区”。在昨日的岭南大讲堂上,曾任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总规划师的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就时下热点问题发表“一家之见”。

  对于在金沙洲等地大规模兴建新社

  区解决特困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袁奇峰提醒:大规模地把穷人集中居住在一起,须防造成“贫富分居”。他举例说,二战后,欧美大量兴建新社区安置退伍军人和贫民,结果适得其反,治安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环境优美的新“贫民窟”,最终还是要被迫大批量拆毁。而近年来法国巴黎的移民社区暴动频发,也是很好的证据。

  他提出,

阿姆斯特丹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从1995年开始,在政府的介入下,开发的社区都是杂合混居的社区,不让同一阶层或肤色一样的族群完全集中在同一社区,“贫富不一的不同阶层一起住没什么不好的,人都是平等的,享用的公共社区服务也应该是一样的。对于低收入阶层,可以接触学习更好的成功经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相对的,富裕阶层也可以有机会近距离与另一阶层接触,避免社会分异”。

  袁奇峰还认为,应避免为新社区设立专门的学校,“这对居民的下一代成长很不利,在升学或工作中都会被贴上贫民社区和学校的标签”。

  对于时下不少人期待的“政府介入楼市打压房价”,袁奇峰认为不可取。“高房价和大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其实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比如香港,房价十分高昂,但不少人的居住得到了保障,30%的人住在廉价公屋里。高昂的房价可以保障土地的充分利用,而大规模的政府保障型住房也可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需要,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都得到满足。

  袁奇峰认为,政府目前通过放出更多土地来压制房价的做法值得商榷。“现在当然还可以,但广州土地本来就不多,未来20-30年,还有多少地能继续放?”

  对于时下允许部分“有地”企业自建员工低价房,袁奇峰用“岂有此理”来形容,认为不符合经济原则。“凭什么你3800元每平方米的住房和我们8000元块每平方米的房子都享受一样的地段?”他认为,除去一些对招商引资特别有利的企业的特别待遇外,其它企业的自建房都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