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创: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可爱的人加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5:29 浙江市场导报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孕育而生,它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具体体现,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7月20日,浙江省各地的个体私营劳动者们飞奔到浙江省人民大会堂。

  这是值得记取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被加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可爱的人。

  当天,导报以8个版的规模推出大型专题报道《那些隐蔽的财富星光 寻找“中国三星”》,对包括大学生、下岗工人、现代农民、退伍军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个体劳动者的创业进行全景式的梳理。

  我们发现,作为劳动者,他们的激情总是来自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致富的梦想总是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他们的财富积累总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与付出。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正是基于这样的财富尾部能量,才描绘了浙江人民美好的生活图景。

  在相当长时间里,推动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中,某种程度来说,是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的代价换来的。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土地,市场化牺牲了传统产业工人的利益,城市化牺牲了传统的生存模式,改变了传统城市成员的一些利益格局。

  由此,基尼系数偏高,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暴露,处于社会转型期下的人们,开始重新作出历史性的思考,试图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进一步弥补特殊时期遗留的个别发展偏失。“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孕育而生,它是

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具体体现,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从某种程度来说,“创业富民 创新强省”是在追求区域内的“企业共荣,民众普惠”,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生态和谐,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财富爆发力,并不在于其所拥有的大财团的多少,更应看到的是来自于财富底部的那些中小企业、个体劳动者们有多么优秀。

  □导报记者 马克强 通讯员 沈雁/文

  浙江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浙江是全国率先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发展时期的省份;是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2年列全国各省区首位……

  这一切,离不开浙江一直以来贯彻的全民创业思想,而全民创业也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精髓之一。

  创业,已经成为浙江的富民之本。

  每天诞生千余个创业者

  在浙江省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浙江,坚定不移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同时,得益于国务院非公经济发展“36条”和新《公司法》的实施,一股浓重的创业氛围在浙江掀起。浙江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自然人投资创业成为市场主体,新开业量剧增。

  创业的热情在浙江不断高涨。

  浙江省工商局的民营经济2006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13.2%和4.1%。2006年,全省新开业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为8.05万家和38.7万户,平均每天有224家私营企业开业,比上年增加44家,总量突破40万家,创历史新高;个体工商户全年平均每天新登记1076户,比上年增加21户。

  在宁波,相关部门积极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归国留学生、退役士兵、残疾人员及其他新增待业人员兴办个体工商户。在这种良好的创业氛围带动下,截至2006年底,宁波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3.38万户,从业人员48.3万人。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大农村开始兴起“特色农业”、 “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一大批农民纷纷投身创业大军。

  而截止2007年6月底,浙江全省有私营企业43.12万家,投资者97.72万人;个体工商户178.07万户、从业人员372.93万人、注册资金647.42亿元。

  报告还显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趋向稳定,发展环境趋好,广大个私业主安居乐业,注销量锐减,全省注销户数减少3万多户。此外,全省职能部门加大力度查处无照经营,强化登记引导,客观上催生了一批个私企业,全省共疏导无照经营户登记达10.7万户,比去年净增6万多户。

  创业成典范

  在2007年7月召开的浙江省首届“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上,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向个体创业者5次致敬,并称赞他们为全社会创业创富提供了一个典范、一个标杆。

  施广军,一个来自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的地道的农民,身披绶带站在“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的发言台上坦言,“真没想到老老实实种白桃还会受到这样的尊重”。这位现代农民的创业代表,向主席台上的金德水副省长等领导汇报,他取名的金华“希望”果业合作社已有会员106户,去年带动周边3000多农户实现增收200多万元。

  会后,施广军激动地说,回去后要好好传达这次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的精神,鼓励更多的村民解放思想,大胆地走出去承包果园,办水果工厂,当小老板富起来。

  蔡小珍,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凭着勤劳、朴实、坚韧和肯吃苦的性格,成就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成了创业富民的典范。她创办了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开辟了一块实施农产品规模加工增值的新产业,为周边8000亩土地解决了“冬闲田不愁闲”的问题,给当地农业注入了活力。她还在建德供销社的指导下,用合作制改造以往合同订单的关系,组建了以蔡小珍公司为龙头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100户入社的大户连接3500多户农户,形成6000亩的雪菜生产基地。

  而这些,只是浙江创业富民中的典范。也正是这些创业的典范,成为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宁波市的一份调查显示,宁波新发展的私营企业中30%以上由个体工商户转变而来。

  个体工商户是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的“摇篮”,正逐步成为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混合型企业的孵化器。按照宁波市工商局的经验,经过个体工商户这一“培训班”,经营者逐渐熟悉市场规则,积累经营经验,经市场检验后合格者持续经营并发展成为企业家。同时,新型市场主体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公司法》降低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门槛,并允许设立一人有限公司,使部分个体工商户的创业热情实现“分流”。目前宁波市的个体工商队伍,正逐渐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补给基地”。

  创业富民背后的政府推手

  记者还了解到,为鼓励创业、保障创业,浙江省工商局还出台了20条创业富民新举措,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这些举措包括:降低弱势群体创业门槛,对农民创业,取消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限制、免收注册登记费、取消年度检验费;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失海农民、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收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允许合伙企业自主选择合伙企业类型、自主变更合伙企业类型、允许实行合伙人出资分期到位制;鼓励金融资本与技术资本优势互补;启动创业培训工程,指导劳动者择业创业;开辟网上绿色通道,为创业者提供远程法律政策咨询以及申请、受理、审核一站式准入服务;开发工商信息资源,发布经济主体信息报告、产业聚集度分析报告、企业生命周期研判等,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信息决策资讯;启动“五个一万”工程,组织一万家民营企业联村帮扶、推动一万家民企安置失业人员、培育一万只民企自主出口品牌、扶持一万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培植一万家诚信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增强企业创新创富能力;构架浙港服务平台,开辟创业国际化通道,等等。

  在舟山,相关职能部门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创业热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凭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再就业优惠证》,3年内可以免交工商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免收登记费等等。从2005年开始,这些举措安置了当地6247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营。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还表示:“个体的创富人员你们为社会打工,我们为你们打工;你们为社会做贡献,工商要为你们做悉心的服务。我们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所以我们为你们打工也是责无旁贷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现如今,浙江又提出了要在下一个5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的“富民”目标,“创业”依旧是源动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