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河南城商行引资“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15:00 经济视点报

   在愈演愈烈的金融竞争中,河南城商行将面临的是一次“临产”式危机,还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或许,只有这些城商行在历练中“重生”才能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 婷

  近期,河南省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舞台活跃起来,并出演了一场场精彩影片,而增资入股、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更成为影片中的最佳镜头。

  河南“凤凰”

  10月31日,瑞贝卡发布公告称,决定参股许昌市商业银行。许昌商业银行本次拟增资扩股2500万股,每股价格1.00元,增资扩股后总股本为17700万股。其中,瑞贝卡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1700万元,认购许昌市商业银行股份1700万股,占其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9.6%。

  “这是自今年2月改制建行以来,我们做出的最重要一项决定。”许昌市商业银行金融办公室张主任谨慎地说,“在改制中哪怕是遇到细枝末节的问题,我们也是经过反复斟酌,深思熟虑地制定相关政策。”

  张主任表示,除了瑞被卡确定投资参股以外,省内一些企业也有意加入增资扩股大军,但目前仍处于洽谈阶段,对具体事项不愿多谈。

  许昌市商业银行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说,除了自身的发展需求,政府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经营要求也成为我们增资扩股、改善经营的“催化剂”。要求规定: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贷款本息回收率达到97%以上;年净利润增长10%以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0%以上。

  与许昌市商业银行谨慎言行、低调改制不同,开封市商业银行则迈着大步,高呼打造“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口号,在10月中旬与河南投资集团签订资产置换协议,为下一步增资入股、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等工作“扫清障碍”。

  “一个是低调做事,一个是高调亮相,两家商业银行虽然改制的做法不尽相同,但采取的策略可谓不谋而合。双方均采用与省内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合作的模式,结成为战略投资伙伴,不仅补充了自身的资本储量、提高形象,而且也为自身品牌的打造注入了新的活力。”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杜书云说。

  变革中的标兵

  记者从河南省银监局获悉,在《2007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洛阳市商业银行位列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第29位,位居河南省6家城市商业银行拟上市的第一梯队。

  “洛阳市商业银行已达到国内的上市要求,在今年3月,成立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委员会,并同东南亚一家银行和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有过短暂的洽谈,但目前还未引进战略投资者。”河南省银监局副局长齐见兴遗憾地说,郑州市商业银行虽然也已与法国兴业、新加坡大华等进行接触,但处境与洛阳市商业银行相似,“目前两家银行都在积极努力地与外商交朋友。”

  齐见兴还表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已成为河南城市商业银行集体走出困境的一个发展方向和挑战,在明年的金融工作中将会有实质性进展。当然,除了引资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引进治理机制、产品创新体系、提高管理水平,这些都是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软肋”。

  被称为城商行老大的上海银行,在1999年9月和2001年12月,分别吸收了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商业银行等外资银行的参股投资,如今已跻身全球500家大银行之列。

  据了解,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宁波、杭州等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了外资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不仅与外资战略投资者结交友谊,而且,近几年也和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联合开发新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区市场份额占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居地自满’,应该考虑走出去的问题了。”洛阳市商业银行行长王建甫说。

  10月16日,洛阳市商业银行在新安县开设的一家支行,填补县域金融的空白,成为我省城市商业银行首家县级支行,也是第一家跨区域经营的网点。

  “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走出去’跨域经营战略是分步骤逐一实行的,可以跨县市发展到省内其他城市,然后是跨经济区域向中部六省进军,接下来将是全国性发展。”王建甫说。

  为自救而“革命”

  如果将1995年的“城市信用社改造为城商行,初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框架”视为中国城商行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那么现在已展开的城商行大规模重组整合,无疑是城商行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的银行业中长期处于尴尬的境地,被称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自成立伊始,就一直被资本金不足、单一城市制、巨额

不良资产三条绳索束缚着。无论引进外资,还是上市,还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组,各地城商行的选择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目的,那就是自救,这也是各城商行暗练内功成了必然的选择。

  “在面临诸多金融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城商行与其等待政策开禁,还不如另寻良策,采取资产置换和增资扩股来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今后,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 ‘抱团出击’的现象将会更加普遍。”张树忠说。

  城商行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作为城商行的最大股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商行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重新调整。如今,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集中在资金、人才和本土区域上。如何突破地域,联合和并购并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是城商行解救自身困局的首选途径,而且对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形成了挑战。

  “战略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想要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淡化行政色彩,而地方政府却不愿意放弃对银行的控股权,双方利益争执不下,这已成为引进战略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难题。”一位专业人士透露。

  “通过业务联合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最优选择。如今,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并购的最优选择应是‘控股’,而非‘兼并’,城商行的改革刚刚破题,地方政府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利益调整,还需要时间来磨合。”杜书云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