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南房市相对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10:06 南海网-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 邓建华

  携资本的力量,众多上市房地产公司在全国掀起了拿地狂潮,一个又一个“地王”产生挑战着市场的承受力:800万/亩,900万/亩,1000万/亩。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令人惊叹不已。各地房企争相买地圈地,“地王”争夺战在全国上演。

  日前,搜房网与海南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们纵论国内“地王”现象,海南本土开发商们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多数抱以理性的态度,虽然看好海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但对国内一些发达城市上演的“地王”现象并非完全乐观。

  “地王”不是普遍现象

  绿色佳园副总经理程建青介绍,一些城市的有些地块一两年前200万/亩,现在涨到1000万/亩。比如南京的一个项目,楼面地价18000/平方米,这意味着土地价格已远高于当地楼房的价格。即面粉比面包贵。

  这是楼市的一个怪现象,要擦亮眼睛,防止风险!程建青这样认为。房地产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收入相辅相成。他举例说,深圳最近的楼市销售速度明显放慢,而且宝安区的

二手房市场价格下跌近60%。只要是商品,就有自身运作的周期,没有永远上涨的,也没有永远下跌的。

  海南恩祥地产总经理助理李建昆认为,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地王”现象,属于资本运营的范畴。囤地在房地市场往上走的过程中是好现象,但必须要赚钱。如何融资?如何运作?如果一旦政策调整或市场出现波动,一定会有企业付出代价。任何一家企业都想做大,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太高。当“击鼓传花”的鼓声停下了后,囤地的企业就会变得很艰难。所以说很多事情是欲速则不达。

  海南森海湾的营销总监经伟则认为“地王”现象与房产的关联度不大。他说,上市公司都不是傻瓜,企业永远在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些斥巨资购买“地王”的房地产企业,不管面包与面粉的关系,而是谋划从资本市场上获利,只要能够买到地,就有题材、有概念,借着房地产市场的大势,来完成资本运作。从资本市场获得的利润比房产开发销售获得的利润还要更高得多。

  中小开发商仍有机会

  随着一批地产资本大鳄相继进入海南,海南本土房地产企业如何突围?

  紫园的宁波认为,目前海南的开发商们做的还比较安逸,没有感到房地产大鳄对市场的压力。不过,一些房地产大鳄已经在海南布局了。从长远来看,小开发商做小地块,大开发商做大地块。大开发商占有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中小开发商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李建昆说,市场存在多元化、多层次,不一定没有大的土地就没有机会了。很多土地有它的历史原因,虽然有的企业很有实力,但不一定能拿到。小公司想长大,必须从小项目做起。他所在公司采取的策略就是“傍大款”。作为项目开发商,融资不是根本,关键是要打造一个适合自已的营利模式。

  他认为,中小企业要练好内功,定位在于开发产品,追求现金流,而不是追求捂住地,压住盘,获得投资收益。许多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土地,但开发不是他们的强项。如果能够选择一种较好的盈利模式,与这些国有企业合作,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然后再不断复制,也能成功。

  购房者要有好心态

  海南纬达联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志军表示,他来海南时间并不久,他觉得海南岛的所有开发商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海南房地产市场是比较稳定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南的房地产商们是放弃了内地很多城市短期的获利,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海南发展。

  汪志军说,可能海南经历过了房地产泡沫,所以开发商们的心态普遍较为理性,所以不会疯狂。海南房地产市场整体是比较理性的,当然在全国大势之下,也有百分之二十的开发商开始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了。房地产毕竞是个流动性商品,价格适度透支价值是可以的,但透支五六年以上就要泼盆冷水了。

  经纬认为,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和大陆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一个购房者选择了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购买一个搬不动的产品,如果是做短线的投资,可能连机票钱都赚不回来。但在上海等地则不同。海南的房屋流动性肯定要比大陆市场来得小,所以心态很重要,必须是中长线的考虑。从消费市场来考虑,海南

房价和地价应该是理性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