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11座新城将聚城镇人口565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7:13 北京晚报

  《北京十一个新城规划(2005-2020)》昨天首次全文公布。在市规划委披露的这套文件中,对北京11座新城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内容涉及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并对北京的空间结构布局进行了调整。按照这一规划方案,通州、顺义和亦庄将是北京未来重点发展的3座新城;而到2020年,11座新城的城镇人口规模将达565.7万人。

  人口承担疏散中心城人口职能

  按照规划方案,今后北京的11座新城将配合中心城的调整优化,承担起疏散中心城人口的职能。预计到2020年,通州新城和顺义新城的城镇人口规模将分别控制在90万人左右,而亦庄新城的城镇人口规模也将控制在70万人左右。另外,昌平、房山和大兴的城镇人口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控制在60万人左右。

  对于新城的人口流向,市政府在对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优化人口结构,对于延庆、密云、平谷等8座新城,将促进农村人口向新城和镇有序转移;而对于人口规模最高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座新城,则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防止人口规模盲目扩大。

  另外,在通州和亦庄的新城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

经济适用房,以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其中亦庄的经适房将安排在轨道交通枢纽站前区的居住用地北部。而通州的经适房项目,则将专供通州本地符合购买条件的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城中村改造的拆迁户,同时还将拓宽廉租房的房源。

  宜居新城开发注重生态保护

  北京周边的这11座新城,或者依山或者傍水,不少新城都拥有像

长城、云居寺、森林公园等这样的人文或自然景观。规划方案中提出,这11座新城都将建设成为宜居新城。如何在适度发展城市规模的同时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也成为各新城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以中心城为原点,昌平和门头沟将构筑两道护佑北京的生态屏障。昌平新城将以山区生态林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水源保护区、深山绿化与水土保持区、浅山景观生态区、风沙治理区、平原生态与节水农业区以及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区等区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门头沟将在2020年初步建成一座国家级生态区。

  “通风廊道”这个生态新概念,则将在顺义成为现实。据了解,通风廊道分为主级廊道、次级廊道和第三级廊道进行控制,其中主级廊道包括潮白河生态廊道、温榆河生态廊道、沿六环路绿化带、沿京密公路绿化带。这一廊道将能够保护新城的组团式城市形态,维护生态通透格局,同时有效地扩散大气污染物。

  交通快速轨道联络各新城

  今后市民从中心城前往任何一座新城,都将能够通过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迅速到达。在11座新城的规划中,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和航空等交通设施一应俱全,将成为连接中心城与新城、北京与周边其他地区的完备交通网络,其中轨道交通将扮演起最重要的角色。

  在通州新城,M1和M6两条地铁线路和连接东部各新城的市郊铁路S6线将是主要的轨道交通。而新北京东站也将落户通州,并成为未来京哈高速铁路、京秦和京津城际铁路的重要节点,而经规划的东西铁路客运通道,城市铁路还可与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相连。

  未来亦庄新城的轨道交通网络将最为密集。京津城际铁路、地铁M12线、市郊铁路S6线、L2线、L5线和亦庄支线将在此组成快速轨道交通网骨架,贯通中心城和通州、顺义、密云、大兴等新城。而在顺义,地铁M15线、市郊铁路S6线和S3线、机场专线L1线也将形成十字形快速轨道交通网骨架,并连接中心城和通州、平谷、怀柔、昌平等新城。

  另外,大兴、昌平、怀柔、房山也都将建设铁路或轻轨,并将于下一步进行详细规划。

  民生教育医疗资源引入新城

  随着各新城的建设,北京将有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被引入新城;届时在新城居住和生活的市民,将不仅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现代医疗服务,甚至还能够在新城接受高等教育。

  顺义新城将建设3至5所示范高中,除服务新城居民外,还将考虑服务周边农村地区人口。与此同时,顺义还首次提出,在牛栏山组团安排高等教育和科研用地,优先引入1至2所高等院校,而北部地区则拟引入艺术类高校。而通州也将在继续完成北京二中、育才中学和史家胡同小学等名校的分校建设同时,积极引入文化艺术类和科技信息类高等院校。

  以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首的一批大型医疗机构将落户通州。通州新城规划中提出,新城医疗卫生设施将按7.0床/千人,用地面积130平方米/床,即按0.9平方米/人的标准配置。而亦庄则将对现有的同仁

医院进行改造升级,并在轨道交通枢纽站前综合区和六环路路南区再建两座综合医疗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新城沦为"睡城",新城人口将实现从居住型到就业型的转变。其中通州新城规划中表示,将增加就业量,鼓励新城居民多种形式就业和创业;同时还将为农村劳动人口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在新城周边城镇实现稳定就业。

  届时,北京周边的11座新城,都将成为市民新的宜居之地。本报记者周健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