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三角产业结构离经与优化升级研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13:38 国家统计局网站
内容提要:近几年,珠三角人均GDP加速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出现“离经”现象。其原因在于,珠三角生产要素配置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重型化,服务业发展滞后。推进第二、三产业优化升级,是现阶段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任务。 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直接关系到工业化进程。近几年,珠三角人均GDP加速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这种背道而驰的走势,与经典论断明显相左,也影响到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实施进程的评价,本文称之为“离经”现象。“离经”现象令人费解,对此有必要进行研析。 一、现象:产业结构演变“离经” 从清代至新中国建立初期,珠三角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桑基鱼塘”经济模式闻名于世。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初,轻工业逐步建立和发展,产业结构比重排序从“一二三”演变成“二三一”,并延续至上世纪末。1993年,珠三角人均GDP达到1588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8.8:50.7:40.5,呈现出典型的“二三一”排序。到了2002年,珠三角人均GDP达到3131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1:47.2:48.7,首次出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三二一”的排序,颇似经典论断所说的“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但这种看似“发达经济”初级阶段的基础并不牢固,此后人均GDP虽仍乘势而上,而产业比重“三二一”排序却如昙花一现,只维持了2年(2001-2002年)。 1、“离经”现象及程度 从近期看,珠三角经济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出现“离经”现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转换模型,以及“配第―克拉克定理”曾被专家学者视为“经典”。他们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如按人均GDP水平划分产业结构转变过程,按三次产业比重排序划分发展阶段,也为普遍接受。如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2020年人均GDP目标为25000元(2000年价格),折合30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珠三角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中,人均GDP为5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这些量化指标,均采纳了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参数,还考虑到价格变动对指标的影响。 然而,近期珠三角统计结果证实: 人均GDP与第三产业比重变动方向并不一致。2003年起,人均GDP已上升到“发达经济”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仅没有紧跟其后上升,而且连年下降。2002-2006年,珠三角人均GDP从3131美元上升到6166美元,4年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近一倍,也超过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值1166美元,但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从48.7%下降到45.9%,4年间下降了2.8个百分点;距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值从1.3个百分点,扩大到4.1个百分点。 在珠三角各市中,人均GDP不同程度提升,而第三产业比重普遍“离经”,只是“离经”现象各异。深圳、惠州市“离经”现象始于1990年,两市人均GDP从1824和486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8712和3299美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从51.1%和34.6%,下降到47.4%和33.1%,16年间分别下降了3.7个和1.5个百分点。珠海、佛山、江门、中山4市“离经”现象始于2000年,人均GDP从3345美元、2444美元、1552美元和1821美元,提升到2006年的6546美元、6301美元、2809美元和5276美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43.5%、41.4%、39.6%和40.8%,下降到41.9%、34.5%、37.0%和35.3%,6年间分别下降了1.6个、6.9个、2.6个和5.5个百分点。广州、东莞、肇庆3市“离经”现象始于2005年,人均GDP从6569美元、4061美元和2204美元,提升到2006年的7915美元、4951美元和2605美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从57.8%、42.4%和43.9%,下降到57.6%、41.4%和42.3%,1年间分别下降0.2个、1.0个和1.6个百分点。 从全国看,珠三角工业化程度较高,“离经”程度较大。2002-2006年,全国人均GDP从1135美元,提高到2018美元,4年间提高883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从41.5%,下降到39.4%,4年间下降2.1个百分点。珠三角与全国比较,4年间人均GDP提高3035美元,是全国的3.4倍,表明珠三角经济基础较好,发展也较快;2006年,珠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表明珠三角工业化进程走在全国前面。如果说全国产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那么珠三角则处于工业化后期。但是,2002-2006年,珠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幅度大于全国0.7个百分点,表明珠三角“离经”程度也较大,也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相对较大。由此看来,近几年产业结构演变“离经”现象具有普遍性,只是珠三角比较典型。 2、“离经”影响实现现代化进程 “离经”现象令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往后延伸。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制定于1999年8月,目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板块、10个评价指标。其中,人均GDP标准值为5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标准值为50%,预期实现目标时间为2010年。从实现进程看,珠三角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达到5126美元,提前5年实现标准值;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连续4年处于下降趋势,未见反弹;2006年距离目标标准值还差4.1个百分点,今后4年每年反弹1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不大。由此可见,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时间不可能在2010年结束,需要继续延伸。一个关键性指标标准值未能按时完成,整体目标也就未能按时实现。换句话说,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不可能在2010年完成,往后延伸时间需要重新研究论证。分市看,深圳、珠海、江门、东莞、中山、惠州7市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产业结构排序“二三一”格局正在强化;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正处于发动阶段,近期房地产和金融业有望率先发展,产业结构转化需要假以时日。广州产业结构转化过程已经完成,从1978年的“二三一”(11.7:58.6:29.7),转为1990年的“三二一”(8.0:42.7:49.3),这一格局保持至今, 2006年为2.4:40.0:57.6。应当指出,广州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主要得益于广州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服务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至于肇庆市,2006年产业结构排序虽为“三二一”(22.0:35.7:42.3),主要靠旅游业、餐饮业支撑,因其第一产业比重大,人均GDP只有2605美元,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转化时间可能还要更长些。 二、研析:“离经”隐含合理因素 珠三角产业结构近几年变动方向“离经”,与第二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密切相关。2006年,珠三角工业增加值10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绝对量大、增量也大,拉动第二产业份额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9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绝对量较小、增量也较小,令第三产业份额相对有所减少。“离经”现象看似不合理,实际上隐含合理因素。 1、生产要素配置全球化,使珠三角“世界工厂”地位强化,服务业倚重香港。当今世界经济,欧美日资本、技术雄厚,而我劳动力和市场优势明显,珠三角还兼有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对生产要素以及产业链条进行优化配置,是减少成本、改变企业利润递减命运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和港澳台商选择在珠三角投资办企业并获巨大成功,印证了整合优势资源是实现共赢的良方。在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06年企业资产总计:港澳台商企业9010.63亿元,占30.6%;股份合作企业8772.48亿元,占29.8%;外商投资企业7966.61亿元,占27.1%;以上三种经济类型企业列居资产前三名。在年末所有者权益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858.53亿元,占30.7%,高于资产比重3.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3772.05亿元,占30.0%,高于资产比重0.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3204.31亿元,占25.5%,略低于资产比重1.6个百分点。总的看,在珠三角投资获得回报较高。“你赚钱,我发展”,概括了外商、港澳台商与珠三角“多赢”的依存关系,反映出外商、港澳台商的投资收益和珠三角工业高速成长的路径---外向带动。 而在第三产业,珠三角与香港“前店后厂”的依存关系更加巩固。一方面,珠三角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做强做大工业,并利用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便利条件,扩大进出口;另一方面,香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强化货物运输、转口贸易和旅游业,为珠三角工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2000-2006年,香港工业生产指数下降16%,而进出香港货运车辆从938万辆增加到968万辆,集装吞吐量从1810万标箱增加到2354万标箱,转口贸易从13917亿港元增加到23265亿港元,访港旅客从1306万人次增加到2525万人次。虽然工业生产减少,而依靠服务业扩张,使本地生产总值从13148亿港元增加到14723亿港元。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香港的服务业发挥了独特优势,同时弥补了珠三角的不足;珠三角的工业高速增长,也支撑了香港的服务业。这种区域分工,也令珠三角工业走强而服务业积弱,香港“去工业化”而服务业兴盛。 2、改善工业行业结构投入,使珠三角新增工业生产能力,拉动第二产业上升。一是补齐“短板”。2002年以来,为化解“煤电油运”紧张对经济的制约问题,珠三角加大投入,改造扩建广石化,新增惠州大亚湾炼油和一批发电项目,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也带动了钢铁、水泥行业的发展。二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电子工业迅速扩张,如华为、腾讯等电子信息企业打出自主品牌,拓展了发展空间。三是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生产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本田、丰田等企业带动的产业链正在延伸。这些行业的崛起,完善了珠三角的工业布局,出现产业重工化的新趋势。从2002年到2006年,重工业增加值由1856亿元,增加到6140亿元;而轻工业增加值则从1854亿元,增加到4023亿元。轻重工业比例由50:50转化为39.6:60.4,4年间重工业比重上升了10.4个百分点。分行业增加值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50.49亿元,增加到415.51亿元;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29.08亿元,增加到61.65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由125.25亿元,增加到301.79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160.57亿元,增加到576.76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由375.22亿元,增加到738.66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由32.93亿元,增加到576.76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由377.01亿元,增加到1157.51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863.03亿元,增加到2458.32亿元。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器材、发电、化学原料、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开采与加工等重工支柱产业,使产业链条延伸、衔接和配套,关联度得到了提高。 3、服务业层次低,发展滞后,使珠三角第三产业处于上升难的境况。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运输、餐饮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金融、房地产等)、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教科文卫体育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2006年第一层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6%,高出第二层次(11.1%)3.5个百分点,表明珠三角第三产业中流通部门份额仍占主导地位,如加上香港在本地的运输业,其比重还要高些;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还在发育之中,处于相对滞后地位。 与亚洲四小龙相比,珠三角第三产业发展进程明显落后。目前,珠三角第三产业仍以第一层次为主,亚洲四小龙已进化到第二层次以上。香港第二层次服务业比重为25.6%,高于珠三角14.5个百分点;韩国第二层次服务业比重为18.6%,高于珠三角7.5个百分点;新加坡第二层次服务业比重为49.4%,高于珠三角38.3个百分点;台湾第二层次服务业占18.2%,高于珠三角7.1个百分点。尤其是,珠三角最大的产业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增加值比重达到25.2%,但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比重仅占3.3%,小于其服务对象比重21.9个百分点,反映出二、三产业关联度不高,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也说明了珠三角通信和计算机行业的芯片技术、软件服务等主要由先进国家、地区提供的事实。 综上所述,近几年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出现“离经”现象,并不是工业化进程的“回潮”,而是进程中的重工化还需要继续完成,工业经济还有上升空间;而第三产业比重在经济全球化中被香港和投资企业分薄,自身也还处于“学走路”阶段,有待发育成长,这是第三产业比重未能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上升的原因所在。 三、启示:优化升级,科学发展 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离经”,影响到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和进程。“离经”越远,从第二产业为主转化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调整进程就越长。而引发“离经”的工业适度重型化,又是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完成工业适度重型化之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才会由升转降,逐步过渡到第三产业为主。在现阶段,推进第二、三产业优化和升级,使二、三产业科学发展,是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要任务。 1、在经济全球化中,既要按比较优势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降低成本递增效应,又要逐步改变比较优势格局,最大限度寻求生产要素内源化。一是坚持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利用外资,吸收世界上先进技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策略,今后仍要继续坚持下去。二是整合比较优势。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构成和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资金紧缺状况已大大缓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从1980年的10多亿元,跃升到2006年的18187亿元;技术需求从一般加工设备转为核心技术,劳动力供应从无限供应转为结构性紧缺,土地供应日趋吃紧。这些生产要素的变化,要求我们统筹兼顾,整合新的优势资源,寻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如在利用外资时,要考虑怎样利用好国内资金,引导居民将积累的财富转向投资创业和消费;引进技术时,要考虑是否符合环保规定,是否核心技术等。三是营造比较优势。当务之急是培训技术型人才,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紧缺的矛盾;加快建设泛珠三角各省市通往港澳的便捷通道,完成铁路、高速公路、沿海沿江港口等改造、扩建和新建项目,营造物流业发展优势。四是营造制度优势。科学发展观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应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创新经济机制,使各项制度与国际接轨,运用WTO规则维护企业权益。 2、继续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完成重工化进程,为第三产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创造服务领域。过去,珠三角工业化的技术设备大量依靠引进,陷入引进――老化――再引进――再老化的怪圈,主要问题在于自身装备制造业落后。发展装备制造业,将是工业化进程的攻坚阶段。没有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就没有滚动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永远受制于人。2006年,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中,通用设备制造业185.79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86.60亿元,均只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发展空间巨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虽然生产能力较强,但也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当前面临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攻克核心技术等任务。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工业技术升级,产业优化配套的需要,是继续积累资金的需要,是培植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开辟了服务领域,准备了服务对象,打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一是构建泛珠三角物流业体系,发挥珠三角商业、外贸的集聚优势;二是主攻生产生活服务业,将第三产业从第一层次为主提升到第二层次为主。近年来,珠三角房地产业投入大幅增长,金融业日趋活跃,第二层次服务业将与第一层次服务业并驾齐驱,共同拉动第三产业上升。其中,生产技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的“短板”,需要长远谋划,分步实施,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坚持科教兴粤战略,在珠三角营造有利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环境,加大力度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四是继续转变政府职能,从施政上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科学发展,实现“小政府,大服务”。 4、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适时调整珠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从工业化到现代化,其转变进程有其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离经”,表明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第三产业的时机尚不成熟,需要继续调整,不宜急于求成。从经济指标实施进程看,应推迟实现目标的时间,并完善有关评价指标,让珠三角各市放下包袱,突出特色经济,发挥新的优势,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