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重整工业地图5年内清退14行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05:00 经济观察报

  康怡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的北京漂染厂格外安静。厂牌已不见了踪影,车间的大门紧锁,透过门缝望进去,厂房内空荡荡的,生产设备已被完全拆除。两个月前,这里还有300多名工人。

  这是顺义区首家被清退的 “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根据北京市的一项规划,今年涉及7个行业的22家企业将被清退出局。而在未来3-5年,包括小水泥、小电镀和小印染在内的14个行业将从北京工业地图上消失。

  清退14行业

  两个多月前,背靠大沟生态园的北京漂染厂因为污染严重,而且是耗能、耗水大户,成为顺义首家被清退出局的“三高”企业。该企业关停后,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30万吨、固体废弃物2300多吨,周边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

  此前在这里工作的300多名农民一部分被一次性买断,大部分都安排到了附近的服装厂就业。

  据北京市顺义区工业局局长吴建国介绍,顺义地区今年被清退的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企业共有10家,主要涉及到小水泥、小电镀、小印染等行业。

  这一切都源于北京市工促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等8部门日前联合制订的 《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

  根据这个文件,北京市将稳步有序的退出国家要求退出和淘汰的行业,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行业和“三高”企业。未来3-5年,包括小水泥、小造纸、小电镀、小铸造等行业在内的14个劣质行业将被逐步清退。今年北京市将先拿小水泥、小造纸、小电镀、小铸造、平板玻璃、印染、小化工这7个行业“开刀”。

  这份文件对这7个行业的退出标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涉及到各个企业的年产能、生产厂址、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能源消耗量等各项指标。

  首批约22家企业将宣布停产,退出北京,主要在顺义、通州、平谷、大兴、海淀等区县。22家企业退出后,预计今年可节约11万吨标准煤,节约用水183.99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51.92万吨,减少废气排放40249.8万立方米,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35742吨。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说:“北京市正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出台这个《意见》是及时的,对北京市实现产业结构转型非常有意义,与北京市的城市定位也是相符的。”

  艰难的选择

  退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顺义区工业促进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周靖慧说,北京漂染厂每年的利润可达300万元,是顺义区龙湾屯镇的主要税收来源。

  吴建国说,此次要求清退的企业中有一部分是集体企业,有些农村集体是靠这些企业的收入来维持村里正常的行政活动。例如集体企业一年交给村里20万元,村里可以用来治理环境、修路。因此,“清退这些企业毫无疑问对村集体是一个损失,对个人的损失更大。”

  清退之初,阻力确实不小。吴建国说,我们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给镇政府、给企业老板讲政策,讲国家的大环境,讲北京市的政策要求,讲区里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甚至告诉企业,如果不按照要求办,对于这种‘三高’企业,电费可能上涨、水费可能上涨,环保局那边也过不了关。如果早点关,还有可能得到数额不低的奖励资金。”

  在北京市的文件中明确,对于完成退出并通过验收的企业,北京市政府将利用工业结构性调整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资助,首批被退出并按期通过验收的“三高”企业将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奖励,用来在淘汰落后的同时发展替代产业,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

  为此,北京市首批将安排约3000万元资金。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认为,政府已经开始从一种全局、协调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引导企业了。程会强把政府的这种做法叫做一硬一软,硬是指在要求企业退出上采取的铁腕手段,软是指对企业发展和安置下岗职工就业上的人性化考虑。

  对此,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产业布局指导处处长陈世杰也曾表示:“只要有一个职工不满意,企业就休想得到这笔奖励。”

  据了解,顺义区目前对清退的10家企业的近1800名职工按照一次性买断和安置就业两种方式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目前,顺义区今年列入淘汰关闭名单的10家企业已经基本完成清退工作,在年底通过北京市工促局的验收后,将获得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据吴建国透露,北京市为此已经落实了1500万元的资金。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