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民工最牛:日薪120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10:49 时代商报

  按常理,眼下正值各个大小建筑工地最忙的时候,有很多工作需要在入冬前“抢”完,所以往年这个时候,沈阳的大小工地都是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可是,近来相当一部分工地不但热闹不起来,有的甚至还一度出现了被迫停工的异常情况。原因何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记者发现,这些工地被迫停工的原因竟是农民工短缺。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还发现,由农民工短缺竟引发出了一种新的“商机”——短工中介。

  农民工紧缺 工地都喊“渴”

  时间:2007年10月12日

  地点:沈阳市广宜街某大型建筑工地

  “要是在往年,我们这儿是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接待你们。”在这个工地闲了一上午的负责人王时发(化名)边擦着他的吉普车边和记者唠了起来。“这不是今年的寒潮来得早了点儿嘛,上面就要求我多找些人手在上冻前把所有的活儿抢出来,谁料想从哪儿也找不来人,原有的不少农民工干完活就被别的工地挖走了,听说价钱给的挺高。”王时发说,他的工地上现在必须每天保证500个工人满负荷工作,才有可能在上冻前完工,可现在连200个人都不到。“唉!除了缺人还是缺人!这叫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以往要是给熟识的包工头儿打个电话,几天之内少说也能找来上百人,而且我们还得挑挑拣拣地用,可眼下完了,工地上严重缺人的状态已经快持续半个月了,上冻前完工肯定是不可能了。”

  时间:2007年10月13日

  地点:沈阳市八棵树地区某大型建筑工地

  韩宝成(化名)是沈阳浑南地区有名的建筑商,“万科”、“融城时代”里都有他的手笔,2007年他转战到了八棵树地区,承建了8幢住宅楼,可搞了半辈子建筑的他也被类似的情况给“造了一愣”。“去年这个时候别的工地都向我借人抢工期,可如今我却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即使是工人们24小时三班倒,要想彻底在上冻前抢完工期还有将近100人的缺口。” 韩宝成懊恼地说,“这也不能全怪我们施工组织方,以往我们都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打电话联系多招工人,哪料想今年的工人这么难找啊?”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无论韩宝成怎么懊恼,由于没有足够的工人,他的工地上两幢已经收尾的住宅楼仍处于停工状态。“你看多急人哪!上冻前干不完就得耽误

开发商明年开春的工作,按照合同我是要挨罚的,我们干工程的最忌讳的就是这个。” 韩宝成无奈地摇着头。

  时间:2007年10月14日

  地点:沈阳市浑南新区某中型建筑工地

  “我现在晚上做梦梦到的都是人腿,因为现在只有尽可能地多找工人才救得了我。”不过现实还是把宋力胜(化名)从梦里拉了出来。宋力胜承建的是一家工厂的厂房,离10月31日最后交工期限越来越近,因为无法找到更多的工人,原计划抢完的工程已经铁定完不成了,他的嘴上起满了火泡。

  在宋力胜的工地上,记者还看到了些特殊的工人,他们显然与宋力胜相当熟识,还有车辆代步,对有些人宋力胜还毕恭毕敬,“别误会,他们可都是我的朋友和亲戚,这不,听说我这儿‘战事吃紧’,他们都来帮忙了,可这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宋力胜说。

  在对沈阳市区以及苏家屯区内数十家建筑工地的走访中,记者在现场也遇到了多位像王时发、韩宝成、宋力胜这样的建筑商,他们告诉记者,沈阳地区目前有接近一半的建筑工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问题,而接近三分之一的工地已经因此而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

  工钱翻了一倍 如今农民工“最牛”

  在记者采访王时发时,他的手机突然响起,“啊?是吗?有多少人?”王时发突然高兴地提高了声调,可没说几句话他的声音突然又低沉下去了,“啊!这样啊!那不行,价儿太高了,我合不上,肯定不行。”挂断了电话,王时发告诉记者,“一个朋友刚才说他能帮着联系到200名农民工,只是那些农民工要求每人每天的工资不能低于120元,这个价儿太高了。”

  事实上从9月末开始,沈城农民工的身价就一直在涨,特别是近期天气骤凉上冻期提前,加之物价上涨,农民工工资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翻了一倍:日工资达到了120元。“即便这样,有意受雇的人还得来工地看看,活太累了还不行,人家会毫不犹豫地抬腿就走。因为各个工地都缺人,不愁找不到工作。”韩宝成说,“看着吧,只要还有工地在抢上冻前的工期,农民工的工资还得涨!”

  果不其然,劳动力市场的行情验证了韩宝成的推断。10月15日,记者在鲁园地区看到,与一些相对冷清的建筑工地相比,那里却热闹得多,可能是把记者当成了建筑工地上的招工者,五六十名农民工一下子围住了记者,“老板,哪个工地的,什么工种,用多少人?”他们告诉记者,以瓦工为例,包吃包住工资一天最低120元“谢绝还价”,而且这是“时价”,如果市场上用工价格上涨,他们的工资也得涨。另外,他们的工资不能像现行的方式那样到年底一起结,得一个月一结。

  建筑商争工期 “拉人团”赚人头费

  一边是必须完成的工期,一边是农民工短缺、用工成本上涨,夹在中间的建筑商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通过近一周的调查走访,记者发现沈阳城乡结合部的许多中介所都不约而同地于近期增设了一个新项目——招收建筑工地短工。

  在荷兰村、大方士和苏家屯地区的二三十个中介所里记者看到,那的确是名副其实的“短工”,最短的用工时间只有10天,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个月,承诺的薪水是每人每天最低120元。

  经过了解,记者得知每介绍成一名“短工”,中介所会得到20元左右的佣金,一些中介所靠着这一“临时性的俏活儿”,一周内居然赚到五六百元。由于利润可观,这些中介所充分利用他们的“区位优势”组成“拉人团”,深入到了田间地头招工。

  在沈阳八家子地区的一个村,一位老妇人告诉记者说,她的四个儿子经中介所介绍,成为日赚百元的“短工”。几天后,当记者再次与老妇人联系时,她却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回家了,原因是虽然当初中介所说的很好,工地管吃管住,每天120元工钱,可是到工地后才知道是管住不管吃,每天吃饭自己还得掏二三十块钱,而且很多时候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平日里没在工地上工作过的人短时间内根本受不了。

  据各工地提供的数据,近一段时间以来,沈阳地区以“短工”形式进入到各个工地的农民工数量在千人左右,其中80%左右的人是中介所介绍的,但这仍不及沈城农民工“缺口”的三分之一。

  首席记者 于江涛 实习生 夏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