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重庆12单位“小金库”总额达399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15:28 时代信报

  比去年减少近300万元 经营性资产管理仍需加强

  信报讯 (记者 颜安) 近日,由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共同组织开展的今年全市“小金库”清查工作基本结束。市财政局发布消息称:本次清查共发现12个单位违规设置“小金库”,总额达399万元,余额为36万元,比去年减少近300万元,但房产出租等经营性资产管理仍需加强。

  区县自查发现违规单位

  “每年我们都会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进行一次清查。”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处处长毛玉树说,今年的清查工作从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其间共清查单位5903个,并发现违规设置“小金库”的单位12个,发生额为399万元,账户还剩下36万元。

  据了解,此次工作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是区县相关部门对各部门进行检查,此次被查处的12个单位中,不少是通过区县自查而被发现的。

  “各区县对这次工作非常重视,如市财政局就采取了对重点检查单位突然袭击的办法。”毛玉树说:“清查‘小金库’,必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否则绝对是劳而无功。”

  据悉,12户被查处的单位都已经对工作进行了纠正和整改,余额中已有27万元纳入单位统一核算,另外9万元上缴财政。

  比去年减少近300万元

  “2006年,我们对‘小金库’也进行了清查,共查出违规单位19户,总金额达680万元。”毛玉树说,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数额减少近300万元,违规单位的数量也少于去年。“这就说明我们连续几年的清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毛玉树说:“‘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但不外乎两种成因:要么是相关领导有意将某些经营性收入和收费服务不纳入财务核算,另开账户,蓄意腐败;要么是单位管理出现了问题。”

  市财政局称:堵住资金来源,是治理“小金库”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将基金、非经营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都纳入财政管理,相当于堵住了“小金库”一半的源头。

  除了堵源头,

财政部门还建立了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机关开户必先报财政局,否则银行不接纳。毛玉树说,对于某些机关以个人名义开户的情况,财政局将在掌握线索后,经过有关部门许可,对其账户进行核查。

  双管齐下加强管理

  尽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小金库”依然存在,下一步,管理部门需要如何应对?

  “‘小金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去抓。”毛玉树说,首先是管理要加强,这种加强不仅体现在外围的措施和监督上,更要加大惩处力度,“管理疏忽的,责成整改,并经常复查;蓄意腐败的,移交监察部门;情节特别严重的,司法机关将介入。”

  抡起“大棒”之后,财政局也不忘“胡萝卜”。毛玉树说:“如果保证了各单位的经费,各单位设置‘小金库’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

  此外,对出租机关房产等获取的经营性收入,市财政局资产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认为,由于这笔收入并未纳入非税系统,因此管理起来还有难度。该负责人建议:成立一个机关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公司,对各单位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