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政策导致沪楼市供需双方交易意愿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 02:12 第一财经日报
薛建雄 本周楼市表现差强人意。除了少数市区楼盘高价推盘外,开发商的推盘意愿也在同时降低。供需双方的胶着导致交易不振,房价却进一步走高,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不得不令人担忧。 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本周上海楼市商品房(不计动迁、配套,下同)成交量为55.16万平方米,环比上升了18.57%,其中商品住宅共成交3454套,45.19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9.46%。两组数据都只略高于年均水平,表明多数购房者在央行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所传递的房价调整信号下,购房愿意有所下降。 “十一”房展会遭遇购房者的冷淡之后,开发商的推盘意愿也在下降。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本周仅22个项目推出46.19万平方米商品房,尽管供应量较上周增加了62.99%,但商品住宅供应量仍旧没有起色,造成了巨大的供应缺口,仅有13个住宅项目推出28.22万平方米新房源。截至17日,10月楼市共计成交商品住宅83.02万平方米,而同期供应量却仅有49.42万平方米,供需缺口达33.60万平方米。 由于供应的相对不足及一些市区豪宅近期的推盘,交易胶着的上海楼市,平均成交价格竟出现了加速向上的局面。本周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上涨2.96%,达到12103元/平方米的历史高位,商品房则是在失去上周高价写字楼项目放量成交支撑后回落8.28%,为11627元/平方米。 新政出台后,在上半年高成交后有所透支的购买力,再现下滑之势,而开发商似乎并不担心,不但减少了推盘量,且市场的交易价格还在走高。其背后的原因是新房供应的稀缺。至10月18日,网上房地产的一手新房可售量仅余558.08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仅为292.60万平方米。一方面是新房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是二手房的挂牌量快速上升到历史未有的800.15万平方米。 显然,导致目前所谓的房源供应不足的还有人们观念难于改变的问题。很多新婚家庭或是改善居住者,都认为要买新房才行,甚少考虑二手房。购房者要改变以前买房就是“买新房买市区房”的观念,才能适合楼市多层次和谐居住的发展需要。因此,笔者在节前提出更多购房承受能力有限者应考虑近郊新房。而如果怕交通成本太高则可以选择二手房。 同时,全国市场上至今依然有高达6.68亿亩存量土地未获得开发(这个量相当于目前近三年的土地用地量,今年1~8月全国开发用地仅1.62亿亩)。这些地都是被一些没有房地产开发能力的企业或项目公司所持有,而那些有钱有能力开发的企业,手上却已经没有土地可开发。以至于大量的开发商,去争夺不多的增量用地(政府新挂牌地),使得全国土地屡创“天价”。 此时,中央政府研究土地市场存在的各种弊端,适时出台各种有力措施以迫使存量用地开发的政策出台,包括之前的“土地增值税”和如今的土地转让费问题。每一次土地新政的出台,都无外乎是清理小而乱的开发商,给实力雄厚、守法遵规的开发商以更大的生存空间。而经过近几年的培养,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一批实力雄厚、良性成长的开发商,他们开发能力的增加,有效缓解了未来楼市的供需矛盾。 政府通过存量土地解决大部分的商品房供应量,新增土地供应就可以更多地用来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由于大开发商对产品的经营能力较强,这会使得新房的品质和价格都有较快的提升,以满足中高端的住房需求。低档市场基本上会以二手房为主,保障性住房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由此,一个更为齐全、完善的住房开发结构雏形初现,这也更能符合未来国民的居住结构。同时,控制各层次住宅的开发结构,在合理调配资源的同时,也把保障性住房落到实处。 其实楼市和居民收入一样存在“二八定律”。从房价与居民的收入比来说,确实比较高,但是房价总是被20%的人支撑企高。从国家经济的发展来看,这20%的人收入增长很快,房价的支撑面还很强。目前,国家已经本上确立了高收入者买商品房、中高收入者买二手房或住郊区、普通低收入者买经济适用房,其余通过保障性的廉租房来解决的途径。所以购房者也需要认清形势,重新考量自身的购房能力,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作者系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