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富大门前的新领军者:东北的舞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14:31 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要求两市从实际出发,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国务院日前也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作出批复,提出要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现场纪实成都、重庆、东北三地——财富门槛上的“新领军者”,描绘他们发展过程中经验与不足,以期给予其他地区有益启迪。

  东北:甩掉“旧观念镣铐”后的舞蹈

  赵杰

  9月20日,沈阳。由东北三省作为重要主办方的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议共设展位1594个,展区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而9月18日上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被大连市委、市政府邀请到市委大院做专题宣讲,内容是《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下称“规划”)。

  也就在宣讲前一周的9月13日,由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刘铁男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在发改委中配楼会议室召开了实施《规划》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8月2日国务院关于《规划》的批复精神,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任务。

  一系列重要事件将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东北,推上了备受关注的高点。

  令人乐观的数据

  1.51、1.71、1.97,三个以万亿元为单位的数据是东北三省2004、2005、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当年增速2.2个、1.8个和2.8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三年GDP年平均增速为12.6%,比实施振兴战略前三年(2001年~2003年)增速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985.3亿、1200.7亿和1449亿元,同比增长15.9%、21.8%和20.7%。

  这些出自今年5月份发布的《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下称“报告”)的数据,为关注东北的官员、专家学者等津津乐道,被认为是打造“第四极”构想的成功见证,也是《规划》得以制订的基础和参考,更是下一步东北振兴的有力支持。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三年来,为东北进一步振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肖金成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东北经济区的底子本来就不弱,经过这三年国家对其区域经济发展试点的推进,目前发展得很好。

  肖金成的乐观有其依据。来自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综合组的《报告》显示,过去三年,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且结构渐趋合理,社会消费需求趋旺;工业调整改造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的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加快,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国企、体制、观念等,一直是各界关注东北的关键词。根据《报告》,截至2006年底,辽宁省85%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吉林省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目前正着手解决改制后企业的后续有关问题,以及推进商业、建筑业等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黑龙江省完成改制企业 3302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6%,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传统优势“搭台” 四大基地“唱戏”

  《规划》被认为的亮点在于“四大基地”的打造计划。

  依据《规划》,今后,东北经济区将依托传统优势打造四个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

  肖金成认为,东北三省最大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基础好,“有共和国的装备部之誉”。

  《规划》表示,依托东北的制造业传统优势,要将其建设成为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数控机床及工具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家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研发与制造基地、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出口基地、船舶制造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

  引人注意的是第四个基地——国家重要技术研究和创新基地的建设。根据《规划》,今后东北经济区将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大投入,力争省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鼓励地方政府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创新的专项资金。

  甩掉“镣铐”跳舞

  不过,数据也好、《规划》也罢,仅仅是起步的三年。在肖金成的乐观背后,更多的是基于现实问题谨慎的判断。

  “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东北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竞争力减弱,经济发展比较慢,急需国家支持。”肖金成告诉本报记者。

  《报告》指出了目前东北三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述数据虽然能够表明近年来其发展成就,但是“经济总量比重下降,与发达省份差距还在拉大”。

  除此之外,结构调整进展不大,国有经济比重偏大导致的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也是障碍之一。而工业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金融环境由于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水平低,国际贸易相对比较落后。

  资源的丰富也导致了历史问题的遗留,资源型城市比重过大依旧是东北三省未来增长之路的瓶颈,与此相关联的是,《报告》认为该区域的持续发展尚缺少政策保障,“历史上积累的影响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

  “东北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体制和观念,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肖金成认为,长期以来,东北三省的体制过于僵化,国企过多导致很多企业债务负担较重、富余职工和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压力较大。这些历史性包袱的存在使得东北经济区发展迟缓。

  由此,他认为,东北三省未来的发展应该配合《规划》的落实,坚持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同时,要在国家支持下进行设备更新和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