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富大门前的新领军者:成都的未来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14:25 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要求两市从实际出发,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国务院日前也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作出批复,提出要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并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现场纪实成都、重庆、东北三地——财富门槛上的“新领军者”,描绘他们发展过程中经验与不足,以期给予其他地区有益启迪。

  成都未来十年蓝图:“城乡大同”路上寻宝

  漆小均

  相比过去那种“见子打子”似的资金引进或项目安排,获得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身份的成都,目前正以关照自己12400平方公里土地“全域”的视野,规划并且试图以市场和产业手段盘活所有有关土地、资源、资金、智力及机制的潜能——2017年,雄心万丈的成都打算以万亿的GDP年总值,问鼎中国中西部18省区市综合竞争力最强城市

  与西部大开发初期显著不同的是,现在,拥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身份的成都,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好几笔金额10亿元以上的“投资大单”。

  承接资金西进

  其最近的一笔大“生意”是,9月19日,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与成都市新津县人民政府签约,宣布投资26亿元,在新津建设一个新材料基地。“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年均利润8.3亿,年均税收约3亿元。”

  而此前两天,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与成都市政府签订《开发性金融支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签订了共计106.5亿元的项目贷款合同,用于支持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大规模的资金目前正如洪水般涌进成都这个西部龙头城市。

  成都市统计局最新的报告显示,1~7月,成都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即完成1295.4亿元,增长31.8%。其中工业投资388.9亿元,同比增长46.1%;基本建设完成511.6亿元,增长16.0%;更新改造完成300.2亿元,增长43.0%;

房地产开发完成471.0亿元,增长46.8%。新增固定资产204.2亿元,同比增长23.1%。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去年,成都市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900亿元,排名居中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前七位。“今年或许将超2000亿。”

  这些庞大的资金,为至今仍以投资为主要经济发展引擎的成都带来了财富。

  上半年,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44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速创近年来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376.6亿元,增长34.8%;地方财政收入241.4亿元,增长35.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8元,同比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658元,增长12.3%。

  资本的力量是如此的雄浑和诱人,以至于最近成都的一些高官开始改变“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口头禅,而将“承接资金西进”变为一个新的流行语。

  打造综合竞争力最强城市

  在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的蓝图上,外来资金的发展枝干已经被画好,那就是,沿着IT制造、软件、汽车、冶金建材、制鞋、家具、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石化等十大产业集群的方向成长。

  9月2日,成都市对外发布了它未来十年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建设目标框架文件。

  这份跟其“十一五”战略规划高度弥合的文件表示,用10年时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同时,“确保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平在发布消息时表示,成都市力争在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产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

  成都市按照“产业支撑、基础设施承载、均衡公共服务”的原则,将上述10大产业集群归为今后成都实施“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的6大平台: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成都市同时向外界推出了具有明显战略引领特征的、明年将会陆续上马的项目共计242个,涉及总投资额高达约3500亿元。其中,有关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居住、生态、交通体系的71个项目,占据了这些项目总投资的一多半,预算投资高达1911亿元。

  城乡一体化试验契机

  目前,成都正运用“全域成都”的概念,完善成都城乡一体的规划,逐步形成“一区(成都都市区)两带(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生态旅游发展带)”的全域发展格局。并确保在10年之后,成都市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70%,土地规模化经营流转达到75%,“现代城市和现代化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形成”。

  另外,成都还将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健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建立农村房屋所有权登记流转制度,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

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劳动体系,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完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增强城乡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

  成都市的这些有关未来发展的思维,看起来正在取得令人振奋的开篇。

  9月20日,成都彭州市桂花镇沂水村完成了中国城乡统筹试验史上的一大创举——沂水村与中美企业联姻,完成了中国首个“整村”土地流转合作项目的开工。

  据称,这个中美合资12亿元、占地4000亩、“按照美国佛罗里达州著名的‘太阳城’模式”建设的“国际(成都)山水怡养美地”养老院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成都市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服务质量最好的老年人养老休闲会所。

  更新鲜的是,沂水村与该企业联姻,组建了成都山水怡养投资管理公司,该村1104位农民也通过将承包地流转给合作社、以宅基地折价入股等方式,集体变成该公司的股东。

  今后,年人均收入仅2840元的贫困村沂水村的上千村民,放下锄头,既成工人,还成了可以享受分红的股东。往后,养老院发展起来,还将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并配套各项基础设施,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