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部新增长极:安徽规划省会经济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 09:59 21世纪经济报道

  合肥报道 本报记者 范利祥

  作为中部崛起的组成部分,安徽正在谋求自身的发展战略转型——安徽"省会经济圈"的蓝图已经初具雏形。

  "马上要报省政府审定"。9月16日,一位参与规划设计的专家透露。

  由安徽省发改委牵头规划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将立足于更充分地发挥省会合肥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作为规划的负责人之一,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余群指出,构建"省会经济圈"不仅是安徽全省经济布局中的重要一极,也将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

  安徽"

发动机"

  安徽"省会经济圈"规划总的设想是:以合肥市为中心,以毗邻合肥的六安、巢湖为两翼,统筹规划经济圈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市场建设和土地利用。

  安徽省政府的目标是:尽快把"省会经济圈"建成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迎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国内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生态型旅游度假基地,以及区域性现代服务业基地、交通枢纽、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信息中心等等。

  余群认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建设条件已经成熟。最近几年,圈内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合肥市GDP增长达17.5%,六安市增长14%、巢湖市增长12.2%。目前,三市人口1600多万,占安徽省的24.5%;经济总量接近2000亿,占安徽省经济总量近30%。

  安徽省社科院院长韦伟也认同这个观点。他分析,从整体来看,安徽省的城市发展状况有"小"、"散、"弱"三大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合肥,经济实力最近几年并没见长。

  以刚刚被马钢集团收购的合肥钢厂为例,铁矿资源缺乏是合肥钢厂难以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巢湖、六安则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反过来看,由于没有依托大城市,巢湖、六安的资源优势也迟迟没有激发出来。

  而这次的规划则把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放在了首位。"建设省会经济圈如果只是三市经济总量的简单相加,根本没有必要,也有悖于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省会经济圈的初衷。"余群指出,省会经济圈规划必须要编成一个1+1+1>3的规划,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

  利益协调成关键

  余群透露,"省会经济圈"规划的出发点是促进三市的经济一体化。即毗邻地区充分根据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特别是要注意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让三市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自觉地推进三市的一体化进程,否则我们的规划就毫无意义。"

  那么,这个动力机制是什么?安徽省各界普遍的看法是利益共享机制。

  实际上,省会经济圈是经济联盟,更是利益共同体。利益问题解决不好,肯定会影响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

  最近几年,国内不少省份也提出了打造各种各样的"经济圈",但大多进程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

  产业分工与合作历来是这类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分灶吃饭"的行政区域经济前提下,要实现规划任务,特别是产业布局,必须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安徽"省会经济圈"规划,在产业分工与合作上则会引导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产业集群,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是产业同构。

  "我们在做省会经济圈规划时,一定要把利益共享作为基本原则,不论我们在规划中提出什么思路,都应该问一问,这种思路能不能实现利益共享和发展共赢。"余群说,如跨区开发,能不能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利益合理划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