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混沌的天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19:06 《财经文摘》
滨海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为天津挣足了面子,北方经济中心的政策倾斜更是为疲软的天津发展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对天津来说,搭上“国家战略”的快车,圆梦“北方经济中心”似乎已不遥远。但也有专家表示担心,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天津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通病。欣喜之余,天津能否走出混沌? 本刊记者 杨政文 2006年3月22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2007年1月28日,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高调表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按照世界一流标准,提高深水大港等级,发展现代临港产业和港口经济,把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城市,把滨海新区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北方贸易中心,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努力把天津建成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在中国,地方如果得到中央的政策许诺后,恨不得所有产业都在自己那里发展,而经济发展中体现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很容易受到忽视,地方发展中屡屡出现混沌的状态。 混沌之一:财富转移还是创造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从天津的发展情况来看,不能再重走争优惠政策的老路。改革以来的30年发展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特殊政策争得太多,使整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和挑战。 梅新育对这种思路表示质疑,并建议从根本上进行调整。“我们不应该再打改革这个旗号。现在的优惠政策不是激励地方如何通过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鼓励地方把心思用在怎样通过政策实现财富转移上,这样反而容易把地方的发展往邪路上引。” 梅新育对《财经文摘》说。 对于目前地方“中心”概念层出不穷,过多地设立这个区那个区,然后给予地方利益丰厚的特殊政策,梅新育直言不讳地对《财经文摘》表示:“恕我直言,这是为寻租创造条件。希望中央能把给特殊政策的思路扭转过来。天津的发展应该立足于把已有的政策用足,而不是寻求更多新的政策支持。天津现在也出现这种争政策争资源的苗头,原因就在于能够利用这些政策给自己带来好处。” 在北京待过的人都感受到北京确实繁华,但出京城几十公里就可以看到另一番贫困景象,而不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那样,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周围上百公里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天津的发展应该为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前提是不能寻求损害整个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所谓辉煌。天津的发展也不能再像北京那样从周边地区抽水,而是应当着眼于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梅新育说。 专家的看法是天津的发展应该立足创造财富,而不是通过财富重新分配的办法实现所谓的发展,同时,整个城市的发展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从整个环渤海地区来看,渤海已经成为全国所有海域污染最重的一个,环境透支相当严重。“历史上北京、天津有不少的水域和河流,你看看这些地方现在还有没有水?” 梅新育苦笑说。 在南方,环境容量大一点儿的地方,环境支撑力较强,而华北一带环境容量的压力显得特别明显。梅新育认为,天津港与上海相比也存在先天不足,污染和泥沙淤积严重,不适合做深水港,如果硬要将天津作为北方海运中心,还必须考虑天津与其他环渤海港口的协调配合,北方航运中心不应是天津一家的专利。 混沌之二:超前规划还是哄抢地皮 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梅新育认为其经济指标还是较为领先,可以成为今后发展依托之一。对此,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开发也有同感,并从城市规划角度分析认为,天津近期有两个巨大发展空间:第一就是天津滨海新区,可以全新模式引进一些高新科技企业和龙头产业;二是作为经济承载区的京津唐发展带开始凸出,这是天津发展机遇的外部条件。但遗憾的是,天津最近的发展现状是大家都忙于抢占路边用地,其中很多建设都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矛盾的,导致路边高地和腹地之间的规划难以协调,从而增加了投资损失和建设成本。 李开发认为浙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他对《财经文摘》举例说,“浙江的城市往往以一个产业为龙头,周边15公里都是围绕这个产业展开。沿道路10-15公里本来应该是纵深发展区,而现在天津道路纵深发展区的规划管理工作做得一塌糊涂。北京作为首都现在已经重新定位,不符合其定位的有可能会转移到京津唐其他地方去。如果布局不好,就无法吸引这些产业入驻,这对天津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据李开发考察,江浙一带的城市发展过程,每个城市都是一两个主导产业发展突出,在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形成越发展越优先,越发展越先进的良性循环,当地就业也就不成问题。“现在天津必须研究好本地产业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对现有产业要进行归类,凡是没有前景的应该限制甚至淘汰,而有潜力的产业要重点发展,经过几番淘汰和重新定位,才能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比较优势,最终达到一日千里的效果。”李开发说。 混沌之三:建筑孤岛还是宜居城市 梅新育希望天津整个城市走精品城市的路线:“天津的环境容量决定了整个城市规模不应该发展过大。环境、水源等问题对这个城市的约束很强。这就决定了这个城市不能无限膨胀和扩张。天津的发展不要盲目追求GDP取得规模的增长,要着眼于追求地方发展能为地方增加更多收入这个思路。”李开发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宜居城市和精品城市是两个概念。所谓精品城市是以一个产业为基础,整个产业在城市及其周边形成完整的链条,而整个城市发展定位很清晰,经济发展速度快,整个城市的资源条件以及其他协同、配套产业发展符合主要产业的需要。“天津不具备发展为精品城市的条件,因为其城市规模和产业集群都比较大,这个城市更适合将宜居城市作为终极目标。” 如果从宜居角度看,天津需要改善的问题很多。“城市大气污染、尾气污染相当严重,‘不宜居’已经成为天津城市的一大特征。现在应该将天津的产业发展重新定位,将一些没有优势的产业淘汰出局,进行换血。”李开发说。 交通,交通,通而不畅,这一直是包括天津在内的中国城市面临的极大挑战,是城市改造中无法回避的战略性问题,也是天津建设宜居城市无法回避的事实。国外,一个地区要建多少住宅楼,多少写字楼,多少配套商业,从而满足大多数人能在就近范围就业的需求,这些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标准。李开发特别强调:“城市布局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准,是使城市中人群居住和办公距离最近。如果大部分人都能在20分钟或40分钟内能从家里步行上班,一般这个城市不会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天津现在的城市布局和交通组织也开始出现类似北京的毛病,必须对规划作出调整,在居住建筑周边地区开辟写字楼群。” 《天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计划达到36.4%。2007年初,天津确定了今年完成2600万平方米绿地建设的任务,届时,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这一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指标。但李开发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从城市布局来说,绿地太少,城市每个小区为拓展空间,将绿地挤压,天津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严重。参照国外经验,城市建成区中至少要40%的绿地,但这个绿地指标应该是扣除道路绿地等沿边绿地的结果。” 混沌之四:复制南方还是独具特色 从规模上看,天津当然是特大城市。“但不要一谈到天津就拿北京、上海和它比。话说回来,是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像北京、上海那样,搞出那么庞大的人口规模?在这种城市居住的居民生活能否舒适?我2000年来到北京,看着城市一天比一天堵。一个城市搞得这么肥大我看不见得就是好事。”对此,梅新育显得十分忧心。 目前,南方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很多地方人力成本正在上升,产业有向北方转移的趋势。北方地区的不止一个地方政府提出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天津自然也不甘落后。但梅新育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天津卫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更高层次的基础上,注重效益,不应满足于收获一大堆漂亮数字,不应该再重复南方地区的发展模式。因为南方地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落,即使成本上升也能生存下去。要动摇其地位是很困难的。再就是南方区域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很明显。如果天津仅仅建立在吃人剩饭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结果不会理想。” 混沌之五:京津互动还是各自为政 作为与首都紧临的城市,天津注定要在首都的阴影下发展,因为强干弱枝的格局决定了枝条难以比树干还要粗壮。梅新育分析认为:“解放前天津的经济比北京发达,那是特殊历史背景的产物,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这种历史背景是不可复制的,也是中国人要努力奋斗进行改变的。一旦中国获得了独立主权,这种优势也就丧失掉了。天津和北京的发展确实存在冲突的问题,原因在于定位失当。城市的发展不要去追求一些好高骛远的目标。” 一些专家相信,中国不可能像其他国家那样,把首都的功能分出去,北京的经济中心地位很难动摇。对此,梅新育的态度直截了当,他说,现在不要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中国该考虑的是迁都,因为定都北京的历史条件已经消失,而天津的存在是因为它对于北京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比如眼下,天津正在全力争取所谓金融实验区的地位。“天津不应该争取这种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中央把这种政策优先给了天津也是不合适的。” 梅新育补充说。 而李开发则不以为然,他分析说,天津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有一定的条件。以金融为例,尽管目前的北京云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总部,但这并不等于北京就有条件成为北方金融中心,因为北京的城市定位已经改变,不再是经济中心。作为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是其产业依附性。 “如果经济中心在天津,工业中心自然也在这里,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在金融领域形成巨大的调节作用。比如过去上海纺织、石化、钢铁很发达,在旧中国就名列前茅,很自然地演变为中国东部的金融中心。而北方将金融中心定位于天津,如果有产业作为依托,金融贸易自然也会在周围进行交割,所谓金融中心的地位形成也就顺理成章。但前提是,天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要与产业发展协调配合。”李开发说。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