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沈阳发展大工业体系 设计东北第一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1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娜 "我们的计划是,企业不出铁西、不出沈阳,就可以完成装备制造业的配套生产。"铁西区委书记李继安曾说。 李继安是在解读沈阳市政府缘何在今年6月份将"铁西区"和"细河经济开发区"合并重组时说这番话的,他认为其背后的深意是解决沈阳眼下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不足的"硬伤"。 而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尽管这是一个跨省际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未对辽宁在东北振兴当中的龙头地位持异议。 而沈阳作为辽宁的省会城市,东北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国家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和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腹地,也理应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排头兵。 连串利好让紧邻铁西区的于洪区看到了机会。9月6日,于洪区政府举办了"沈阳大工业区"战略发展高峰论坛,而"沈阳大工业区"便是沈阳市政府赋予于洪发展的新题材。 "沈阳大工业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名称,也是沈阳解决城市发展方向的一个崭新课题。它将与沈西工业走廊相衔接,立足于装备制造业的配套能力。 至此,沈阳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整合已经初具规模——北有沈北农业新区,南有浑南新城,西有沈西工业走廊,东有旅游休闲度假区。 尽管沈阳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还没有"沈阳大工业区"的设想,但是该市发改委有关人士对记者说,于洪区的蓝图依然是在沈阳的整体布局中的。而且,"这是壮大、延伸沈阳市工业产业链条,形成配套齐全、内涵丰富的全市大工业体系的良好开端"。 "东北第一区"愿景 对于老沈阳人来说,于洪区是名副其实的"郊区"。但当城市化的步子大幅迈开,再去回头展望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于洪已经变了。 截至今年7月末,于洪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2亿元,同比增长33.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0.6亿,同比增长53.6%。在辽宁全省74个县郊区排名中,于洪已经跃居至前5位。 于洪的经济发展态势,在沈阳被形象地比喻为"上快车道、上头班车、上新台阶"。但事实上,于洪在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也摸索了良久。 两年前,所谓的东北家具集散中心,其实只是6000多亩因为重金属污染而停止耕种的土地,杂草丛生。但是,沈阳市的14个主要出口中,就有7个在于洪区。于洪区政府开始意识到四通八达的路网交通优势,就是于洪发展要素市场和物流产业的机会。 于洪区政府有关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也就是在今年上半年市里主要领导在于洪现场办公时看到新于洪的工业积累,并考虑到于洪连接沈西工业走廊与沈北新区的枢纽位置,才有了于洪"沈阳大工业区"的定位。 按照<于洪——沈阳大工业区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2020年)>,沈阳大工业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15.1万人。 沈阳对此的设想是,沈阳大工业区绝不是仅仅大块区域面积上的简单圈定,而是依托于洪现有的"东北家具集散中心、五金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鞋业产业集群",未来十五年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IT、精细化工、传统优势产业、现代物流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产业,有效弥补沈阳市工业体系产业链条缺失的不足。 更进一步说,沈阳大工业区要成为沈阳工业西拓的增长极。 "于洪区作为沈阳城区外延、工业转移的首要承载区,西北两大发展空间的融汇区,中心城区的近郊优势和作用非常明显。"于洪区代区长王镇表示。 在这样的区域优势下,下半年,于洪将展开"南上、西进、北拓"的战略,从三个方向承接母城的辐射。"南上"就是加快于洪新城的开发建设,形成沈阳"银带"西部最佳生态居住区;"西进"就是建设东北家具集散中心等产业集群,连接沈西工业走廊;"北拓"就是建设环北食品产业集群等现代农业,北接沈北新区。 于洪区的打算是,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产业发达、实力雄厚的"东北综合实力第一区"。 沈阳整合城市空间 至此,沈阳打破行政区划,整合城市空间的战略构想已经初具规模,东西南北中在区域定位上格局已各具特色。 沈阳市发改委有关人士向记者分析,沈阳四大发展空间布局是全市"十一五"规划对重点发展空间的全新整合,目的是形成中心城市的开放式格局。 然而,开放也就意味着扩张。在沈阳,对于这种发展模式,也有研究人员存有顾虑——政府的计划不失分寸,但当沈阳变得越来越大时,所带来的不能仅仅是地价的飞涨,如何使得各个区域间紧密地联合而非松垮,考验的是城市规划的整体驾驭能力。 东方证券8月的一份分析报告中,对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曾经有这样的解读:与前期的初步方案相比,除了依托传统优势推进制造产业发展外,规划更多的强调了建立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为主体的重大产业集群规划。 在此框架下,东北区域的增长逻辑首先是明确主导产业,尽快结束产业结构松散的局面。 那么,将沈阳整合城市空间的战略放入这种背景下便意味深长。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沈体雁的解释是,这是由宏观背景赋予辽宁和沈阳的发展态势决定的,特别是在外资项目的带动下,沈阳对资源的调动也活跃起来。 同样截至今年7月,于洪区外资调入实现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沈阳各板块自身都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都建区了,对市级政府政策支持的竞争也便开始了。"沈阳一位经济学家认为,这包括了大项目、税收政策、用地指标、软贷款甚至人才等诸多方面的争夺,"政策对各区都倾斜了就等于没倾斜"。 而这位经济学家说:"延伸沈阳市工业产业链条,形成配套齐全、内涵丰富的全市大工业体系,又是沈阳城市布局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摆在沈阳面前的便是各个发展空间彼此的"焊接",而如果沈阳大工业区衔接沈西工业走廊和沈北新区的构想能够成功,无疑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