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借鉴梁平八角模式 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15:54 时代信报

  寻求政策突破多元流转土地

  土地流转 盘活农民资产

  如何让闲置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2005年,八角村自主成立了专门的土地流转委员会,鼓励农户把土地流转出去,规模发展家禽、水果、茶叶、蔬菜、水产等产业。

  截至目前,八角村已流转土地约73公顷,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土地集中后,全村建成了年屠宰水禽700万只的加工生产线,年繁育水禽300万只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去年仅畜禽养殖及畜禽加工的产值就达1200万元。畜禽养殖及畜禽加工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现在又集中了0.53公顷土地,拟建年出栏3000头生猪的环保型养殖小区。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率。八角村的试验可以看出,土地流转的形式必须多样,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出让、拍卖等都是被认可的模式,只要村民自愿,耕地、林地、荒山荒坡、塘库堰都可纳入流转范围。

  产业布局 三级梯度推进

  土地流转后,农村产业沿城市近郊往外逐步推进,并分三级梯度布局。

  城郊村组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围绕城市市场需求和服务做文章。房产地产的流转,是靠近城市周边地区和工业化快速扩展村的突破口。由于城镇周边村民多数土地被征用,居住在城市,靠为城市提供服务为生,但其身份仍然是农民,不能享受城市的各种公共福利和医疗

社会保险。对此,佘建卿说:“政府需要做的是转变这些村民身份,使农民尽快转变为城市工人。”同时,允许他们对房产地产进行流转和开发,通过场地、门面的开发利用,为进入城市就业谋生奠定基础。

  远郊乡村则通过土地流转,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比如梁平县重点围绕梁山柚、茶叶、竹子、水稻制种、蔬菜、蚕桑、畜禽、水产、食用菌、豆制品等梁平特色农业经济来开展,把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特色农业产业。

  而山区农村的土地则可流转为种植经济实用林。山区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的地区自然退耕还林,鼓励农民迁徙。

  改革试验 多元方式流转

  农业用地承包权也是一种物权。土地是许多农民最大的财产,允许农民的承包土地作为财产抵押和出让,将有利于盘活农民资产。大量有能力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可通过盘活资源,积累资金。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民进城转变身份,推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更需要政策方面的突破。过去,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国家征用和开发,土地开发带来的收益被各级政府和

开发商占有。而探索允许“小产权房”的存在和流通,则需要一定的制度突破。如果能在既符合
城市规划
又完善相关建房手续的情况下,允许小产权房的存在和流通,将有利于近郊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带来的利益。

  “八角模式”透析出,土地租赁方式最简便易行,农民容易接受,土地租金也比“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更为明确、清晰和规范。

  当然,土地入股方式也未尝不可,但需提早防范风险。目前尝试最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存在入股风险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亟需研究和解决。

  记者 何清平 整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