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重庆货车外挂年流失税费6000万 年内全面清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15:50 时代信报

  年内全面清理,外挂车辆须回籍办理业务

  “运本地的货,赚本地的钱,压本地的路,就是不缴本地一分税费钱。”

  货车外挂已成货运管理的一块心病。据统计,外挂现象已蔓延到我市24个区县,外挂车辆超过了3.3万辆,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因为不在重庆缴费,使得我市每年要损失约6000万元的车辆税费。

  “车辆外挂已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昨日,市运管局人士透露,目前,对我市外挂车辆的摸底排查工作已经结束,将在年内形成外挂车辆回籍业务办理流程。

  屡禁不止

  “车辆外挂由来已久。”市运管局人士介绍,从我国明确公路养路费“一地缴纳,全国通行”政策开始,特别是货运市场逐步开放以后,车辆外挂开始滋生。

  目前,各省车辆缴纳规费数额的标准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养路费征收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货车从征费标准高的省份、地区向征费低的省份、地区流动。就重庆地区而言,边远区县都比主城区高,所以边远区县的车辆外挂到主城区及临近省份的区县的现象普遍存在。

  仅黔江区外挂到重庆主城区和周边省湖北咸丰县、来凤县等地的车辆就达1000辆以上,共计3000吨位,造成的税费流失,仅年度公路规费就达200多万元。

  “我的车就是挂在贵州的。”一位

奉节的货车司机透露,要是把车挂在奉节,每年要用两个月的利润来缴车辆税费。这位司机介绍,把车辆挂到贵州后,他每年的成本要减少近万元。

  目前,车辆外挂已经成了许多货车司机降低成本的办法。

  隐患多多

  外挂车辆的车主利用缴纳税费少的成本优势,与当地非外挂车辆的经营者争夺货源,使在微利与亏损线上挣扎的当地非外挂车主经营雪上加霜,而当地经营者无力改变车辆外挂的现实,便转而投向车辆外挂阵营,也将车辆转到外省市、外地区,造成了恶性循环。

  货车外挂除了使国家损失养路费、运管费等财政收入外,对于道路安全的威胁更大。

  市运管局介绍,货车外挂出现后,车籍地对外挂车辆鞭长莫及,经营地很难对外挂车辆实施管理,于是一些为外挂车辆提高“代办年审”、“代办二维签章”等方便的中介机构趁机从中牟利,导致大部分外挂车辆在年度检验、二级维护上走过场,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难以保障,带病行驶现象屡见不鲜,机械事故和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埋下了许多
交通安全
隐患。

  全面清理

  市交通稽征局人士表示,车辆外挂查处难度极大。该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由于各个省市之间交流频繁,跨行车辆很多,这使交通稽征部门在判断交通规费的征缴权时很难界定。

  对于开展专项整治,市运管局表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我市治理车辆外挂,就关系到稽征、运管、路政3个部门,而就算我市出台相关法规进行打击,也只能把外挂车辆赶到其他省去,不能从实质解决问题,所以由一省一区来独立消灭车辆外挂,其难度可想而知。

  对此,市运管局建议,早日建立全国统一的道路运输信息平台,实现各地道路运输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的共享。加大先进科技在道路运输行业的投入力度,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能,转变执法方式方法,杜绝征费、执法中的不规范行为,堵住规费征缴漏洞。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市将在年内形成外挂车辆回籍业务办理流程,展开外挂车辆回籍、全面清理外挂货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