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林希:天津离精神大都会尚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00:32 《小康》杂志
不管其它的城市多么繁华、现代、舒适,天津还是那个讲吃讲喝、低调、务实、酷爱现实生活的天津。 今日天津,正在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城市改造;两种路径、两种机制的两个城区之间,是历史和现代的交融。而我们只有通过亲历了天津几十年发展的老人的口中才能够拼凑出那个具有600年历史的中心城区和市民的具体影象,于是我们找到“天津闲人”林希——这是一位1935年出身旧中国买办之家,如今与冯骥才一起被称做津味小说“双帜”的作家。 《小康》:在外地人眼里,天津人是怎样的形象出现? 林希:“卫嘴子”,是中国人对天津人的总体界定,它对天津人的性格特点做了最根本的概括。天津人能说,爱说,天津人语言表达能力强,这是个优点。善于挖掘语言潜能,更是天津人的生存本能。天津人说话表情活泼,话语幽默,语音动听,内容丰富。天津人被称为“卫嘴子”,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天津人见多识广。从九条大河来的人,也算得上是来自五湖四海了,后来再加上开埠通商,办洋务,天津又成了一个开放城市。这里也产生了无数天才的嗓子和幽默大师,张寿臣、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苏文茂、马季、冯巩、郭德刚,只有天津人才能给大家这么多关于生活的快乐。 《小康》:天津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怎样的外部环境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 林希:天津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在兼容和吸纳了京都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江浙文化和闽粤文化。北方人的粗犷豪爽与南方人的精明干练,都对天津民俗的人文性格形成,产生了主要的影响。码头文化的流动性,赋予天津人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码头文化的竞争性,赋予天津人更多的危机意识和较强的求生意志;码头文化的多元特征,则赋予天津人更多的自由精神和适应能力。 现在外来人印象中的城市符号只是狗不理包子、大麻花等津味小吃,在“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风靡全国的草根娱乐舞台上,又有多少选手自称是天津人?天津并不是一个特别时尚的城市,没有原创性的时尚符号,没有领先全国的时尚风潮。 而且天津是一个平民城市,天津人安于做平民,而且安于世世代代做平民。天津人认为做老百姓最好,过小日子,是天津人最高的人生理想。 《小康》:从《大公报》、《北洋画报》的创立可以得知当年的天津传媒业是十分发达的,可是现在在全国范围来看,天津文化传媒业的发展已远远不及其他的省市。 林希:传媒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气度和品位,长期以来,天津文化醉心于自娱自乐、自产自销的情调之中,导致天津文化性格逐渐枯竭萎缩;长期以来,天津文化受制于单一的官方意识形态,而缺乏自发的、活跃的、多元的、民间的文化发展氛围。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天津是全国唯一个能看到年轻小伙蹲在天桥下面看人打牌看8个小时的城市。天津也有酒吧街,但是却没有北京后海、三里屯以及上海衡山道、新天地那样的品味和氛围;天津也有多家古玩城、旧书市,但是却没有类似北京、上海那样的特色民营书店。唯一令外地人羡慕不已的,或许就是那些散布在老城一带大街小巷里的相声园子了。 《小康》:您认为天津未来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林希:天津的社会土壤不会大量产生精英人物,即使产生了,也因水土不服,很多人会选择离开天津,但一出去就成名了,或者一出名就出去了,因此也就有了一种奇特的“天津人流现象”。另一方面,天津人的不思进取是政府在大力推进城市运营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建设物质大都会的同时,天津建设精神大都会的路途还很漫长。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