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食药监管一体化改革将列入本轮大部制改革的议事日程。食品药品监管“大部”或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现由卫生部管理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并,并吸纳分散在农业、质检、工商、商务、卫生等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成立正部级的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总局。
不过,业内专家则普遍指,食药监改革的好坏与部门大小无关,最关键还是在于改革职能部门的机制。
新大部意在实现监管一体化
“有关食药监大部制的改革已经传了很久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如是说。不过,在方案没有最终出来之前,于明德不愿就草案置评。
依照媒体披露的草案,食品、药品的监管将完全实现职权一体化,且改革明显有别于上一轮的大卫生部改革。
2008年,因“管理不力”且出现重大窝案,国家将药监局重新划归卫生部管理,但食品与药品的监管职能依旧没有得以就此厘清。
当时,餐饮的日常监管到了药监局,但部分食品的监管职能依旧在卫生部。药品监管方面,流通领域是药监与商务部在分头管理,药品广告的监管也依旧是存在工商、药监、广电等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
而在业内专家看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根据其属性而言,是一个全周期的完整链条,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被人为地划分了生产、经营、消费等多环节,各种职能散落在多个部门。如此形成了多头管理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体制。
当然,一些地方已经在为改变这一现状而尝试新的监管体制。作为中央大部制改革试点城市的深圳,就已经成立了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统筹食品、药品及计生工作。此外,上海也在为其的食药监大部制改革做准备。上海社科院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个借鉴新加坡医疗管理模式的“中部制”方案。该方案也打算将计划生育与卫生行政部门合并。
专家指效率与部门大小无关
依照一些呼吁食药监改革的专家的说法,因为食品药品管理体制的混乱,国人已经为此埋了不少单。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毒胶囊问题,都是一个个非常典型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部门大小与监管效率无关。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咎于多头监管的问题,单独监管和多部门监管都可以出现满意的监管结果。现在之所以出问题,主要是机制的问题,是执政理念的问题。”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药用辅料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宋民宪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言。
宋民宪还指,近年来有关药监系统究竟应该采取属地管理还是垂直管理的争议不断,但“难道地方政府一定会采取地方保护么?垂直管理就不会出现问题么?”宋民宪进一步指出。
公开资料显示,国务院于2008年,也就是上一轮机构改革期间取消了省以下食品药品系统的垂直管理。依照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规定,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管理实行的是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原则,意即实行地方分级管理的属地原则。
南都记者 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