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为去年未实现CPI调控目标致歉
【深圳商报北京3月5日电】(特派记者 姜 媛)“去年全年物价涨幅是5.4%,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作为价格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今天也借这个机会要做自我批评。”3月5日下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GDP目标为什么低于往年、今年物价总水平、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及安排、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等热点问题,在记者会上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今年GDP目标增速不低
温家宝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8年来中国首次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张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7.5%的目标是为了使我们的发展速度逐步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符合我国实际和科学发展观要求,也是一个不低的增长速度。
与去年9.2%的增速相比,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下调了1.7个百分点。张平说,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主要基于这样一些考虑:第一,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的走势和趋势。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包括欧债问题、地区热点问题,也包括发达国家现在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还遇到很多困难,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内部我们还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我们把今年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7.5%,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此外,这个目标也是为了使我们的发展速度逐步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 “十二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是按照7%来考虑的,所以去年我们定在8%,今年定在7.5%,这样逐步向“十二五”目标靠近或者说做好衔接。“要实现7.5%的增长速度,还要作出艰苦努力,7.5%也是一个不低的增长速度。”
为去年未实现CPI调控目标致歉
张平在发布会上为去年全年物价涨幅5.4%,没有实现控制在4%左右目标而做出自我批评。张平说,去年7月份以后物价涨幅出现回落态势,7月份物价指数为6.5%,到12月份已经回落到4.1%,接近或者实现年初确定的4%左右的目标。
对于当前和今年物价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张平指出,内地农业连续8年获得丰收,去年粮食产量达11424亿斤,粮食库存充裕。现在生猪生产、蔬菜生产各地给予高度重视,生产稳定。食油、食糖等的库存充足,有保障。工业消费品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再加上政府采取改善储备条件、整顿流通秩序、降低流通费用,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这些均有助于控制物价水平。
张平亦指出,控制物价上涨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输入性通胀,比如一些大宗商品,如进口的石油、铁矿石、食用油的价格还在高位震荡。国内部分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张平指出,要理顺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为价格改革留出一定的空间。特别是国内一些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比如工资增长、土地价格增长,这些都会比较长时期的存在,或者说是一种趋势。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向民生倾斜
据张平介绍,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是402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200亿。安排的重点和方向是:第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约690亿。第二,“三农”建设,包括水利、农业农村的民生工程和设施建设等,差不多1400亿多一点。第三,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大体上是480多亿。第四,节能环保、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大体上也是480多亿。第五,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基础设施,安排了240多亿。第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体安排了290多亿。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点是向民生倾斜,大体占投资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张平表示,还有一些就是要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自主创新、推进技术改造,实际上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
正研究制定房地产宏观调控长效机制
张平强调,中央政府将继续坚持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不动摇,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张平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业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状况。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采取了调控措施。
“目前,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张平表示,在坚持现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研究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他说,从近期调控目标来说,我们希望房地产的价格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回归。从发改委的角度来说,要坚决贯彻好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配合、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能力,特别是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的供给,坚决抓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促进房地产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能源、电信、铁路等领域将对民资开放
针对在一些行业、领域,对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的问题,看得见进不去,或者进去一半又被弹回来了。张平表示,温家宝总理在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包括能源、电信、铁路、金融、市政、教育、卫生等。现在国务院各个相关部门都在认真开展工作,研究起草相关的实施细则,确保上半年能够出台。
张平说:“我相信,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伴随着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民营资本、民间投资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扩大内需始终是中国发展经济的立足点
“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张平指出,实际上去年的增长主要就是靠扩大内需。
张平介绍了一组数字: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多少呢?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2%,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是51.6%。这样加起来应该是105.8%。
“为什么会是105.8%呢?”张平解释到,是因为外需去年贡献率是负的,所以在9.2%的增幅里,投资拉动了5个百分点,消费拉动了4.7个百分点,外需是负0.5个百分点。“所以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扩大内需。”
此外,张平表示,扩大内需要做到五点:第一,要让老百姓有钱消费;第二,要让老百姓敢于消费;第三,要让老百姓乐于消费;第四,要让老百姓方便消费;第五,要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去年节能减排指标半数未完成
“去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的不够好,完成了三个,没有完成的也是三个。”对于其中的原因,张平指出,没有全部完成年初节能减排预期目标,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的方式还是比较粗放,结构调整滞后,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大。当然,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其中有我们工作上的一些因素、一些原因,有些政策措施虽然提出来了,但落实的不够得力。”
张平指出,除了以上几个因素以外,客观上还有一个因素的影响,就是有两个指标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新提出来的,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 张平强调,加强节能减排既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采取的措施。从这点上,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加大落实的力度。“同时我相信,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下降,这六个指标我们还是能够完成的,对此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