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鼓励民资从医政策措施力争10月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7日 01:30  东方早报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力争10月底前出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日发文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已在上报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若干意见(代拟稿)》(简称《若干意见》)中做出规定,力争10月底前出台。

  此外,国家发改委昨日还透露,有关“探索建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文件目前已有较好基础,正在抓紧修改和完善,力争尽快出台。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称“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落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鼓励医疗人才资源向民营医疗机构合理流动,确保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课题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平等待遇。

  其实2009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医改之后,政府对民营资金进入医疗领域就持欢迎态度,但在发展条件方面,相关政策、科研资金、人才引进、设备等都制约着民办医院的发展。

  上海某民营医院负责人透露,目前对民营医院的限制政策的确在逐步放宽,部分民营医院已经成为医保定点单位,但还面临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说医保业务属于非营利性项目,毛利特别低,但提供医保服务的民营医院也必须像营利性业务一样缴纳营业税,而且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收的诊疗费有政府的补贴,目前民营医院也难以享受。

  另外,民营医院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业内人士介绍,虽然目前上海市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公平对待民营医疗机构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个体开业行医人员的任职资格申报,但由于民营医院缺乏研究环境、病例及教学等积累,其医务人员与公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在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上海一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表示,民营医院在科研立项上不占优势,目前国家科研资金的流向主要倾向于公立医院。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若干意见》中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政策待遇和医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过该人士同时表示,如果借鉴国外的高端医疗服务基本都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经验,民资办医疗机构也应当倾向高端医疗服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