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7日电(记者 众石) 房价统计指标为什么与民众感受不一致?今天,国家统计局召开座谈会,就近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价等热点话题详细解答各方疑问。
伴随楼市价格上涨,最能反映物价水平的CPI统计为什么没把房价纳入,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对此,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称,居民不管是花钱买房子还是买粮食,都是消费使用的,以此来考虑,把房价纳入CPI统计,应该说想法没错。
不过,从价格统计工作看,计算中不把房价纳入的理由有三点。其一,通行的国际标准,如联合国统计局向各个成员国推荐的方法,一般把住房列入固定资本形成范畴,即投资产品,不计算在CPI中;其二,居民购房的花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而按照房屋使用70年算,购买的房子是逐年逐月使用的,因此在购买和消费的时间上存在严重脱节,而CPI统计是按月调查即期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化,房价不符合统计要求;其三,不可能编制一个万能的价格指数,可以把所有各类商品价格反映出来。
其实,国家统计局在CPI中已经统计了城乡居民的居住类消费。调查项目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如木材、水泥、砖瓦砂石、电料、油漆等;租房费用,主要是公房和私房的房租;水、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花费;自有住房的房贷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用等。
目前,我国CPI统计中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根据抽样选出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8大类中确定262个基本分类,并选出600种左右具体商品和服务,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商品在CPI指数中所占权重不同。比如,食品类统计占大头,约为32%,而居住类目前只占14.69%。权重的调整是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而定的。在20世纪80年代,食品在CPI中的比重一度占58%,后慢慢下降。食品消费对CPI影响力较大是同中国国情相关的。据统计,2004年食品对CPI影响程度为76%,2007年为82%, 2008年为86%。
相对来说,美国在CPI统计权重中,居住类占大头,约42%。1998年我国启动房改,取消福利分房,居住类消费在居民消费总盘子里逐渐上升。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透露,在2010年CPI统计权重调整中,可能会相应加大居住类价格的比重,以使得CPI统计更能反映居民实际生活状况。
在座谈会现场,社科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中国的CPI统计既要“与国际接轨”,也应结合中国国情。他认为,统计数据为什么与居民实际生活感受差别较大?主要是在统计方法设计上,还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居民生活,因此数据结果也很难“贴近民意”。他举例,在欧美发达国家,住房市场主要以二手房为主,交易量占80%,因此列为投资品,而中国恰恰相反,新房交易占八成,许多家庭第一次购房,是纯居住用的,不是为了投资,这在CPI中就反映不出来。另外,我国的CPI统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社会发展快,而相应的指标调整跟不上,比如居住类消费在CPI中的权重过低。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秘书长张皎认为,目前统计CPI的数据关键难点是,数据都是加权平均的,可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财富拥有的两极分化程度却在加大,这必然导致大家的感受不一致。他指出,在统计抽样中,高收入群体只占6.2%,而低收入群体占23%,可价格一平均,当然是多数低收入人群感受更强烈。
张皎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应尽快研究启用新的居民生活开支指标——生活物价指数(即LPI)。该指数除了现有CPI指数包含的内容外,还将包括住房消费、教育开支、医疗保险等各种支出,但不包括纯粹为投资增值而支出的费用,如非家庭居住性购房支出、股票债券期货等证券投资支出、纯商业保险支出、贵金属和矿业品等大宗投资等少数情况。
他说,应该通过统计方法的改进,来保证中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情况被真实反映。
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认为,不希望价格上涨的潜意识影响人们对CPI的看法。通常,居民对于市场上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下降不敏感,比如手机、彩电等家电产品等,一直在下降,可很少有反映。而对价格上涨格外敏感,近几年反映比较强烈的包括猪肉、鸡蛋、医疗服务、教育费用等。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表示,目前的CPI统计的确存在难点。对于房价统计,目前的数据是全国平均数,如果单看北京一地房价,差别比较大。再比如教育类消费,在统计中,占样本三分之一的有孩子上学的家庭,对此数据较敏感,反映强烈,可是像“择校费”这种价格,不可能统计在CPI中。医疗消费同样,这几年药品价格一直在下调,可患者看病总费用在增加,医院给你多开药、多做检查,这在CPI统计中也无法反映。同时,对医疗费用反映强烈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口,在统计样本中也只占一部分。
目前低收入人群消费水平低、消费面窄,收入主要用于吃、穿、医疗和子女教育,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低。国家统计局认为,近几年一些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低收入居民反应敏感,感觉实际消费价格上涨应该比公布的CPI数字要高。
对此,魏贵祥说,针对低收入人群,国家统计局在全国90个市县编制了“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指数”,选定了149种直接与百姓生活关联密切的吃穿用类商品,加以统计汇总。不过这个数字主要供各地方政府参考,以便于对低收入者生活进行补贴。
国家统计居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对于CPI统计将本着公开透明原则,期待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更多的建议。他赞成,在统计方法上既要符合国际惯例,也要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据悉,新调整后的CPI统计中各类商品服务权重比例,国家统计局将择日对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