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2日21:46 新浪综合

  【首席论坛】鲁政委:外需担当经济增长“马车头”

  来源: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鲁政委系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由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可看出,外需是拉动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马车头”。从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的製造业PMI指标及股市表现判断,未来中国出口仍处于较高景气水平。

  2017年上半年,外需重夺三驾马车之首,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一、外需的“马车头”效应

  短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总需求的扩张。而在开放条件下,一国总需求可拆分为内需和外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外需改善。

  首先,从内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17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及资本形成总额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4和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5和0.2个百分点;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这表明,上半年外需显著强于内需,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其次,从进口看,当前中国进口增速明显弱于其他经济体。具体而言,本文将各经济体的进口看作是该经济体内需的外溢,考虑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其部分进口并非为满足内需而是满足出口需求。因此,为剔除由外需引致的进口需求,本文以一般贸易进口作为内需的代理变量。从数据上观察,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与一般贸易进口基本保持一致。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房地产投资拉动了与房地产投资相关产业链上的原材料和产品进口。

  进一步地,我们将全球进口拆分为中国的内需和除中国外的内需,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当前中国进口同比增速弱于除中国外的全球进口同比。而这种状况的出现还是在中国国内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不少产能已经退出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意味着:中国内需弱于其他经济体。由此折射出当前中国内需不及外需。

  二、外需领跑年内可保持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需不及外需,外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那么,年内中国外需能否还能继续支撑经济增长?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中国出口的强弱取决于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经济景气程度。2017年1至7月,中国对美国、欧盟及日本出口总值分别佔中国出口总值的19%、17%及6%。由此,我们构建基于这三个经济体的贸易加权PMI指标并与中国出口对比发现,该贸易加权PMI指标领先于中国出口一个季度。美国、欧元区8月製造业PMI均创新高,这或暗示未来一个季度中国出口将仍处于相对景气位置。

  第二,如果将股市看作一个经济体的晴雨表,那么,海外股市亦可视为中国外需的晴雨表。据此,本文构建按贸易加权的股指并与中国出口同比比对发现,贸易加权股指领先于中国出口一个季度。而在8月美股连创新高的背景下,通过贸易加权股指衡量的中国外需景气指数在未来一个季度仍处高位。

  由此,从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地的股票市场表现观察,第三季度中国出口或仍处于高位。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