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06:24 FT中文网

  中国银监会警告企业不要自称“银行”

  在一系列丑闻和数十亿美元投资诈骗事件发生之后,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警告企业不要随便在名称中使用“银行”一词。

  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在过去一年里曝光了多起冒充合格金融机构的案例,其中包括一家在山东省一个村子的便利店里运营的假冒的中国建设银行(CCB)。

  一个国际工会去年注意到,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有一家公司的名称中包括“高盛”两字,其英文名称也有Goldman Sachs字样。

  中国银监会(CBRC)北京办公室警告企业不要在名称和广告中使用“银行”(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一词,同时还警告不要进行非法筹资。

  中国工商银行(ICBC)就一家名为“硅谷银行”的公司发布了类似的警告,这家公司已经在北京开展了金融服务宣传活动。按市值计算,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银行。

  中国的银行以及其他吸收存款机构需要获得国务院批准才能使用“银行”标签,或者提供多数银行业服务。

  滥用银行名称触动了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神经,它们担心投资被骗引发社会不安定。

  北京的P2P贷款平台——盼贷网(Pandai)创始人霍中皓(Roger Ying)表示:“银行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因为它暗含着政府所有权。银行在那里有助于培养人们的信心。因此当局不希望其他金融服务企业在没有银行业牌照的情况下使用‘银行’名称来非法筹资。”

  已经有不少投资者沦为丑闻的受害者——在那些丑闻中,在线金融平台卷着数十亿美元消失,引发愤怒的投资者上街抗议。今年2月,超过20人因卷入e租宝(Ezubao)案件而被捕。e租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据说吸收了投资者逾500亿元人民币(合76亿美元)的资金,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诈骗案。

  一个月后,中国南方的一家法院将24人判刑,原因是他们在一起类似丑闻中诈骗了大约23万名投资者近100亿元人民币。

  去年,一家假冒的中国建设银行分行被报告给当局。这家假分行被揭穿,只是因为一名已存入4万元人民币的女子发现自己无法在真正的建行分行提款。

  国际机械操作工人工会(IUOE)去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深圳有一家“高盛(深圳)融资租赁有限公司”(Goldman Sachs (Shenzhen) Financial Leasing Company)。该公司当时表示,它与全球投行高盛没有任何关联。

  译者/邹策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0